长春教育学院发展概要历史沿革历任领导.doc

长春教育学院发展概要历史沿革历任领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发展概要 长春教育学院是我国创办最早的教师进修学院之一。从1952年到2012年,长春教育学院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她历经洗礼锤炼,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改革图强,开拓创新。在她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对全市基础教育起到了示范、导向、服务的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时值建院60周年之际,回顾长春教育学院的办学历程,展望未来发展前景,我们更加充满信心,长春教育学院的明天会更好! 一、创建成长 长春教育学院的前身是“长春市中小学教师进修学校”。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政府废除了反动的教育方针,大力吸收工农子弟入学,教育界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合格的师资。1952年9月,教育部发出《关于中小学教师进修问题的通报》。《通报》要求,在1952年秋季开学后,各省、市教育厅应尽快建立教师进修机构,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学习,建立系统的教师进修制度。自此,各地开始了正式筹建教师进修学校的工作。 1952年11月1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长春市中小学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它是一所成人教育院校,由市教育局副局长石方兼校长,校址在原长春市三中院内。当时招收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班各两个,共计140人,这期学员称为“甲班”,以“教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短期培训为教学原则。1953年又招收新的学员,称为“乙班”。1954年,学院迁到五中院内,机构也作了调整,以长春市中小学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附设了小学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教师政治学校和函授师范学校,提出了以短期培训为主与系统进修提高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1956年,邹桂伍同志任学院副院长,学校成立了党支部,王泽芳任支部书记。此时,学校发展初具规模,不仅是中小学教师业务培训与提高的中心,也是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基地,教育学院师培、干训的特点已经显现出来。1960年9月,学校迁到汉口大街14号(西广场)。 正当学院转入正轨、建设发展刚起步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所有业务工作处于了停滞状态,校舍一度被部队占用,一些教师和干部被迫离开工作岗位,直到1972年部分教师才逐渐返回学校。1975年,经省委组织部批准学院为县团级单位,改称为“长春市教育学院”。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学院的机构开始趋于稳定。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我国的教育事业重新焕发了生机,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长春市教育学院伴随着改革的大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与发展时期。1980年1月,胡文彬任院长,岳嵩山任党总支书记,同期在任的有副院长赵青伟、邹桂伍、金凤化、庞景仁、李继铭、桑廷洲。 院内设有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学生处和政治、历史、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教育理论、体育、音乐、美术十三个教研室。长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长春市教育学会也附设在学院。全院教职工164人,其中教师113人。学院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全市不足大学本科毕业的高中教师和不足大专毕业的初中教师的业务提高;还承担着长春市中小学教导主任以上领导干部的培训任务。从1978年到1984年,举办了物理、数学、英语本科班;离职进修大专班;业余大专班等,培训学员近2000人。 加强师资培训的同时,学院更注重教学研究及干部培训,1978-1984年以来共办高中、初中教材、教法班55个,领导干部教育理论学习班14期。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学院的地位也日渐提升,国家出台的130号文件当中承认教育学院属于成人高等学校。与此同时,吉林省教委也批准了长春市教育学院走高教评职学科,这样,我院老一辈专家胡丁一、朱英民、崔景恩、王俭、曹也鹤就成了吉林省成人高校也是长春市教育学院的首批教授。这批专家学者,他们思想活跃,治学严谨,学风正派,成果丰富,为长春市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新中国师范教育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我国中小学在职教师业务提高的一条重要渠道,教育学院自产生之日起,便与我国中小学教育构成了相辅相成共生的关系。而长春市教育学院从初创到成长,为长春地区中小学教师政治、文化、业务水平的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教育行政干部培训等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开拓创新 80年代中期开始,人类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世界已进入一个以科技和教育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年代。刚刚经历拨乱反正走向正规的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育成为复兴中国的主旋律。作为师培、干训基地的长春市教育学院,同我们伟大的祖国一起,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1985年,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学院迁入了新建的万米教学大楼,基本上解决了教学基地问题,同时也改善了办学条件,重新装配了物理、化学、地理、语音等9个实验室和1个微机房,实验设备基本配套成龙。图书馆也更新了全部设备,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