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赵旭娜.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赵旭娜 第一节 分子吸收光谱 第二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第四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第五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应用 §5-1分子吸收光谱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物质分子内部三种运动形式: (1)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 (2)原子核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相对振动; (3)分子本身绕其重心的转动。 分子具有三种不同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 级和转动能级 1 分子能级 E = E0 +E平 +E转 +E振 +E电子 跃迁:电子受激发,从低能级转移到高能级 的过程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由能级间的跃迁引起 若用一连续辐射的电磁波照射分子,将照射前后光强度的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记录下来,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以电信号(吸光度A)为纵坐标,就可以得到一张光强度变化对波长的关系曲线图——分子吸收光谱图。 不同物质结构不同——其分子能级的能量各异,因此不同物质将选择性地吸收不同波长的外来辐射,这是紫外-吸收光谱定性分析的基础。 分子吸收光谱的类型 §5-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物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程度(吸光度)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含量,推测物质结构的分析方法,称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UV - VIS)。它属于分子吸光分析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200 -800 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分子外层价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紫外-可见光谱为四大波谱之一,是鉴定许多化合物,尤其是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定性工具之一。   一束紫外-可见光通过一透明的物质时,当光子的能量等于电子能级的能量差(即△E=h?)时,则此能量的光子被吸收,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物质对光的吸收特征,可用吸收曲线来描述。以波长λ(nm)为横坐标,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作图,得到A-λ曲线即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或紫外-可见吸收曲线)。 1.光吸收定律:Lambert-Beer定律 光吸收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含义 布格(Bouguer)和朗伯(Lambert)先后于1729年和1760年阐明 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层厚度的关系: A ∝ b 1852年比耳(Beer)又提出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物浓度之间 也具有类似的关系: A ∝ c 二者的结合称为朗伯-比耳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A=- lgT = - lg( It / I0)= ε b c? 吸光系数的几种表示方法 Beer 定律的的局限性 当外层电子吸收紫外或可见辐射后,就从基态向激发态(反键轨道)跃迁。主要有四种跃迁,所需能量ΔΕ大小顺序为 n→π* < π→π* < n→σ* < σ→σ* i R—带 它是由n→π* 跃迁产生的吸收带,该带的特点是吸收强度很弱,εmax<100,吸收波长一般在270nm以上。 ii K—带(取自德文: konjuierte,共轭谱带)。 它是由共轭体系的π→π* 跃迁产生的。它的特点是:跃迁所需要的能量较R吸收带大,摩尔吸收系数εmax>104。K吸收带是共轭分子的特征吸收带,因此用于判断化合物的共轭结构,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应用最多的吸收带。 iii B—带(取自德文:benzenoid band,苯型谱带)。 它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是苯环振动及π→π* 重叠引起的。在230~270nm之间出现精细结构吸收,又称苯的多重吸收。 iv E-带(取自德文:ethylenic band,乙烯型谱带)。 它也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之一。E带可分为E1及E2两个吸收带,二者可以分别看成是苯环中的乙烯键和共轭乙烯键所引起的,也属π→π* 跃迁。 E1带的吸收峰在184nm左右,吸收特别强,εmax>104,是由苯环内乙烯键上的π电子被激发所致。 E2带在203nm处,中等强度吸收(εmax= 7400)是由苯环的共轭二烯所引起。当苯环上有发色基团取代并和苯环共轭时,E带和B带均发生红移,E2带又称为K带。 4 溶剂pH值对光谱的影响 pH的改变可能引起共轭体系的延长或缩短,从而引起吸收峰位置的改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