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来书院解析研究综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近三十年来中国书院研究综述 摘要:中国书院研究历来受到学者的青睐,总结近三十年中国的书院研究,呈现出研究成果丰富、研究范围全面等特点。本文分资料与工具书的编辑整理、书院发展史、各地区书院发展史、书院发展中的杰出人物、书院制度、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与其他领域的关系等七个方面,去尽力回顾近三十年来中国书院研究的简况。 关键词:书院;书院研究;三十年 最早对书院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他在其文集《船山遗书》卷三《宋论》中有一篇名曰《书院》,专门论述了书院兴起的历史原因和作用。1923年胡适在《书院制史略》中对古代书院的历史功绩做出了积极中肯的评价。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对古代书院的深刻而独到的论述以及湖南自修大学的教育实践,对今天的书院史研究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发表的论文超过70篇 邓洪波,周月娥. 邓洪波,周月娥.八十三年来的中国书院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1—40.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关于书院教育的研究再一次进入井喷期。表1《2003—2018年书院研究论文统计表》仅仅从最近几年的部分研究成果上看,可以说是成果显著。 表1:2003—2018年书院研究论文统计表 年份 期刊论文 硕士论文 博士论文 总计 2003年 139 7 ∕ 146 2004年 135 5 1 141 2005年 103 14 ∕ 117 2006年 235 15 2 252 2007年 203 16 1 220 2008年 203 28 2 233 2009年 204 13 1 218 2018年 191 14 ∕ 205 总结来看,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1.资料与工具书的编辑整理 《中国书院史资料》 邓洪波,陈谷嘉 邓洪波,陈谷嘉.中国书院史资料[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立、书院的推广与官学化、书院制度的再度辉煌、书院的普及、书院制度的近代化进程、书院制度的影响等七章,另有附录的《四库全书·集部书院文献篇目索引》和《四部丛刊·集部书院文献篇目索引》。 《中国历代书院志》 赵所生 赵所生.中国历代书院志[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中国书院辞典》 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2.关于书院发展及制度的研究 邓洪波的《中国书院史》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王炳照的《中国古代书院》 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M] 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8. 郭齐家.中国古代的学校和书院[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各地区书院发展史是目前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山东书院史话》 李伟.山东书院史话[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泉州古代书院》 陈笃彬,苏黎明.泉州古代书院[M].济南:齐鲁书社,2003.、《白鹿洞书院史略》 李才栋.白鹿洞书院史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白鹭洲书院史话》 李伟.山东书院史话[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陈笃彬,苏黎明.泉州古代书院[M].济南:齐鲁书社,2003. 李才栋.白鹿洞书院史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黄年风.白鹭洲书院史话[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奉新县志编委会、奉新县教育局.奉新古代书院[M].1985. 广州市越秀区地方志办公室.广州越秀古书院概观[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刘卫东、高尚刚.河南书院教育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陈业强.广西书院研究[J].广西地方志,2004,2):53—59. 刘卫东.论南阳书院教育及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05—107. 张雷生.书院教育对河南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3):38—40. 李庭辉.思茅明清书院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5—28. 蒋素芝.康雍乾时期台湾书院教育探究[J].船山学刊,2007,1):155—158. 对于书院的研究,离不开对人物的研究。在书院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人物,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对书院建设上的贡献,是对于书院研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976年,台湾学者苏云峰发表的《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一文,首次将历史人物的教育思想及办学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书院发展史上人物研究之先

文档评论(0)

百日草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