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礼《苏轼年谱》指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凡礼《苏轼年谱》指瑕 2008年第2期 十围文学研究 ResearchofChineseLiterature第2期,2008 [考误补遗] 孔凡礼《苏轼年谱》指瑕 朱秋德郑亮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关键词:孔凡礼;《苏轼年谱》;指瑕 摘要:文章在通读孔凡礼着《苏轼年谱》这部出版后深受好评,被治苏学者奉若圭臬的学术名着的基础上,重点对 其中的尺牍和交游部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巳发现的数十例错讹中拈出有代表性的十四例,稍加考订,撰成此文. [中图分类号]K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535(2008)02—0122—04 CritiquesontheErrorsFoundinAChronicleofSushibyKongFan——li ZHUQiu—deZHENGLiang (CollegeofHumanity.Shihezi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832000) Keywords:KongFan—li;AChronicleofSuShi;critiquesontheerrors Abstract:AfterathoroughreadingofKongFan—liSfamousworkAChronicleofSuShi-whichhasgainedwide—spread favoritecommentsandhasbeentakenasatreasurebyscholarsinSuShistudies-thispaperconcentratesintheprofoundstudyof coⅡespondencesandfriend—makingsections-andfocusesonthe14errorsamongtheseveraldozensthathavebeendiscovered. Thiswritingistheresultofresearchworkaswellascorrectionstotheerrors. 章学诚《韩柳二先生年谱书后》云:年谱工作,防于 宋人.考次前人撰着,因而谱其生平时事与其人生卒进 退,而知所以为言,是亦论事知人之学.宋人所撰苏轼年 谱传世较广并为历代学者重视者,有王宗稷《东坡先生年 谱》(见万有文库本《苏东坡集》附录),傅藻《东坡纪年录》(见 《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附录).上世纪八十年 代,先后发掘问世的有何抡《眉阳三苏先生年谱》(见《中华 文史论丛》1986年第二辑王水照《记蓬左文库旧抄本东坡先生年 谱引》),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见王水照《苏轼选集》附录). 清人王文诰穷毕生精力详考苏轼一生行实,广泛收集相关 材料系于苏轼诗集,完成了《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 孔凡礼先生于1977年受中华书局重托点校苏轼诗, 文集,得窥与苏轼有关之纪述,同时有感于前人有关苏轼 年谱的着述或疏简不一,或偏于一隅,遂于1978年着手撰 写《苏轼年谱》(后文简称《年谱》),经过十年努力,四易其 稿,最终完成了这部近百万字的集大成之作,并于1998年 由中华书局出版,受到了宋代文学和苏轼研究学界的交口 称誉. 《年谱》出版数年后,曾见《新宋学》上刊有方健《苏轼 年谱(上册)辨证释例》(后文简称方文),从孔谱上册已发 现的一百余例错讹中指出有代表性的三十八例,撰成此 文.方文后紧次有孔凡礼《关于苏轼生平的一些问 题——与方健先生商榷》(后文简称孔文).l1本人忝列同 行,视《年谱》为案头必备之书.翻检之余,发现方文所举 之外,仍有失误.适逢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访学,受教于宋 元文学专家张鸣教授门下,于是将《年谱》再次通读一过, 将存疑处一一标记.最后以尺牍为重点,将自以为确证有 误处罗列成文,聊补智者千虑一失.放胆指瑕,只为共琢 白璧;订讹规过,但求嘉惠后学. 一 ,卷六124页或与蒲诚之相晤条云:第五简须 至旦出城,为与蒲相晤也.不知临时是否有变更,故云 或. 此处对第五简理解有误.据简文第一句更字,说 明两人已经见过面.而须至旦出城,非为与蒲相晤 也,而是府官尽出接张少省篷,作为府官之一的苏轼 亦须外出接人,所以苏轼恐怕蒲诚之怪他不去再见面,急 忙派人送去此简. 苏轼在风翔并非或与蒲诚之相晤.其实他们在嘉 桔八年残暑之时已晤(第一简),只不过上次是匆匆一 面.第二简向经由时,甚恨不款曲,今若因此得从容接 奉,何喜如之!简意甚明.由此可见,苏,蒲不光晤过,还 不lE一次. [收稿日期]:2008一O2一Ol [作者简介]:朱秋德,(1963一)男,湖南常德人,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古代文学;郑 亮,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122 二,卷八168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