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高中國防通識  第一冊
做個朝氣蓬勃的好青年──徒手基本教練(上)
第二章  立正、稍息、敬禮、停止間轉法 
△ 簡易題    ◎ 較難題
一、是非題
△(X)1.聞「立正」口令時,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體重平均落於兩腳上。(P.109)
△(○)2.「立正」動作的要求為氣靜神凝、閉口、挺胸、收下顎、收小腹、兩膝併攏挺直。(P.110)
◎(X)3.操作「稍息」姿勢時,其手部動作為雙臂同時向後,以右手握住左手,虎口交叉,掌心向外,置於腰際。(P.110)
△(○)4.操作「稍息」姿勢時,其腿部動作為左腳向左橫移30公分,約與肩同寬。(P.110)
△(X)5.實施「稍息」動作時,即代表休息,可移動位置或輕聲交談。(P.111)
△(○)6.舉手敬禮的時機通常於停止間或行進間,在室內(外)徒手須行敬禮時實施。(P.111)
△(X)7.行進間行舉手敬禮,須在距離受禮者約8步時,即停下不動以立正姿勢向受禮者敬禮。(P.111)
△(○)8.行舉手敬禮時,須等受禮者答禮後,才可將右手放下。(P.111)
◎(X)9.行舉手敬禮時,上臂抬平與肩同高,手指、手肘、小臂須伸直成一直線。(P.111)
△(○)10.行舉手敬禮向受禮者注目時,除右手、頭部外,不可牽動身體其他部位。(P.112)
△(○)11.行鞠躬敬禮時,如有戴帽,應先行脫帽,並將帽子服貼於右股外側。(P.113)
△(X)12.行鞠躬敬禮時,因身體前傾,故雙眼不須注視受禮者。(P.114)
△(○)13.操作向右(左)轉姿勢時,以右(左)腳跟為軸,向右(左)旋轉90度。(P.114)
◎(X)14.右(左)轉彎、向右(左)轉、半面向右(左)轉及向後轉均屬停止間轉法。(P.114)
△(○)15.向右(左)轉動作的要領為上體保持立正姿勢,兩手緊貼於腿,且雙腿不可彎曲。(P.115)
◎(X)16.操作向後轉姿勢時,右腳順原方向後引,使右腳尖與左腳跟相距約一個拳頭。(P.115)
△(○)17.操作向後轉的動作要領為以兩腳跟為軸,向右旋轉180度後,將右腳後收,向左腳靠攏成立正姿勢。(P.115)
◎(X)18.操作向右轉動作時,完成向右轉90度動作後,即以右腳向左腳靠攏成立正姿勢。(P.115)
△(○)19.實施向後轉動作時,完成向右轉180度動作後,即將右腳後收,向左腳靠攏成立正姿勢。(P.115)
△(○)20.操作各種轉法,均要求旋轉時上體保持立正姿勢,兩手緊貼腿部,動作敏捷,方向正確,兩腿不可彎曲。(P.115)
二、選擇題
△(A)1.下列何種姿勢為一切基本教練動作的基礎 (A)立正 (B)稍息 (C)敬禮 (D)停止間轉法。(P.109)
△(A)2.聞「立正」口令時,兩腳跟須靠攏併齊,腳尖則須向外分開 (A)45 (B)30 (C)60 (D)90 度。(P.109)
△(C)3.下列何者不是「立正」姿勢的要求動作 (A)兩腳跟靠攏併齊 (B)兩膝靠攏 (C)拇指伸直,虎口交叉 (D)下顎微向後收。(P.109)
△(B)4.聞「稍息」口令時,左腳須向左橫移 (A)45 (B)30 (C)60 (D)90 公分,約與肩同寬。(P.110)
◎(A)5.操作「稍息」姿勢時,雙臂同時向後,其手部動作何者為非 (A)以右手握住左手 (B)虎口交叉 (C)掌心向外 (D)手掌置於腰帶下緣。(P.110)
△(B)6.行進間行舉手敬禮時,須在距受禮者約 (A)6 (B)8 (C)7 (D)9 步距離時,以原行進姿勢及步速向受禮者敬禮。(P.111)
△(C)7.未戴帽行舉手敬禮時,右手食指指尖須倚於何處 (A)右耳 (B)右臉頰 (C)右眼眉梢 (D)額頭。(P.111)
◎(D)8.戴帽行舉手敬禮時,右手中指與食指指尖須置於帽簷右側 (A)1/2 (B)1/3 (C)1/6 (D)1/4  處。(P.112)
△(A)9.行向右(左)看之敬禮時,須向右(左)擺頭 (A)45 (B)30 (C)60 (D)90 度,注視受禮者,並目迎至正前方為止。(P.113)
◎(B)10.下列何者非行鞠躬敬禮的時機 (A)向國旗行禮 (B)閱兵分列 (C)向國父遺像行禮 (D)祭典儀式。(P.113)
◎(C)11.下列何種動作不屬於「停止間轉法」 (A)向右轉 (B)向左轉 (C)左轉彎 (D)向後轉。(P.114)
△(B)12.向國旗暨 國父遺像行鞠躬禮時,上體須前傾 (A)45 (B)30 (C)15 (D)90 度。(P.114)
◎(D)13.在受領獎品行鞠躬禮時,上體須前傾 (A)45 (B)30 (C)90 (D)15 度。(P.114)
△(C)14.操作「向右轉」動作時,以 (A)右腳尖 (B)左腳尖 (C)右腳跟 (D)左腳跟 為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