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救赎与报应——从话剧到电影看《雷雨》的宗教意识替换
天府新论2007年第6期救赎与报应
救赎与报应
从话剧到电影看《雷雨》的宗教意识替换
曾令霞龚俐
[摘要]1984年出品的电影《雷雨》将原版本话剧《雷雨》中与基督教相关的内容全部替
换成了佛教内容,这种宗教意识替换是一个颇有意思的话题,它关及到诸多问题,比如文化
背景问题,版本问题,宗教问题,批评约束的问题,宗教叙事方式的问题等等,在这些问题
的分析背后,我们看到了《雷雨》这个经典作品的历史命运,以及它由丰美走向单一的真正
原因..
[关键词]《雷雨》版本;基督教;佛教;时代背景与批评;宗教叙事
[中图分类号]I2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633(21307)06__l5
丰子恺认为人有三种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
活与灵魂生活,灵魂生活即指宗教信仰.宗教直指
终极世界,关注人死后的灵魂归依,同时又以此反
观世俗与现实世界,它参与文学建设,使文学可以
在现实与虚构,此岸与彼岸世界之间自由出入,极
大地拓宽文学的张力与表现围度.所以,从宗教人
手进行创作与批评在文学界已成为一门显学.就话
剧《雷雨》而言,解放前的版本有着十分浓厚的基
督教氛围.尤其是序幕与尾声中周公
馆与教会医院的更替,耶稣像与读圣
经,周朴园的忏悔与赎罪等等情节的设置将《雷
雨》突现成了一出原罪——救赎模式的圣经
戏.原版本《雷雨》成为后世从基督教文化人手X,-]-
其进行研究的一大人口和依据.(!)如果以宗教的方
式进人《雷雨》的研究与再现,基督教则成了不可
置疑的精神通道.让人不解的是1984年由上海电
影制片厂出品,由孙道临改编,导演,主演的《雷
雨》则一反耶教一统江山数十年的传统,将原版本
话剧《雷雨》中与基督教相关的内容全部替换成了
佛教内容.佛像成了电影《雷雨》的主要场面
调度手段,它在周公馆无处不在,甚至出现在了周
萍与繁漪决裂的书房门口.周家客厅里设置了一个
小小的佛堂,剧中最精彩的表演都是在佛的注视下
进行的.在佛面前请求宽恕成为剧中人灵魂极具疼
痛的外化方式,也是戏剧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表
现.出现在与周朴园有关的镜头中的佛像次数最
多,其次是侍萍,再次是繁漪.对于熟悉《雷雨》
的创作和批评方式的人来说,如此干净的替换究竟
意味着什么?这正是本文要分析,解决的问题.
一
,改编的时代背景对宗教选择的影响
就《雷雨》而言,它绝大多数时间是以话剧的
形式与观众见面,虽然李健吾先生在1935年第
一
次读完这出戏,就向朋友道:这很像电影.…
但是,从剧本问世70余年来,由它改编成电影却
只有两次.第一次是1938年由上海新华影业公司
①此类的研究成果有朱剑华:《试论lt;雷雨gt;中的基督教色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第1期;曾广灿,许正林:《曹禺早
期剧作l}1的基督教意识》,《文史哲》]993年第l期;杨剑龙:《旷野的呼声——中冈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上海教育出版杜1998
年版;Y木剀:(20世纪中国文学与督教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OOO年版中设专章研究曹禺与基督教文化.
[收稿日期]20o7—
[作者简介]曾令霞,佛山大学中文系讲师.广东佛山528000
龚俐,四川省体育博物馆.四川成都610000
143
天府新论2007年第6期救赎与报应
拍摄,第二次是1981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
1984年面世,本文着重讨论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
摄的《雷雨》.对于电影《雷雨》为何对基督教进
行大清洗,大量换上佛教内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
从电影改编与时代背景的关系来分析.一部电影的
精神指向总是受编剧和导演的制约,编剧是原着的
第一重接受,他的理解和选择决定着观众的第二重
接受.而编剧的第一重主观接受往往又受到时代背
景的影响.孔庆东先生在《从lt;雷雨gt;的演出史看
lt;雷雨gt;》一文中分析了《雷雨》被作者和他者改编
的个中原因,时代背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J评论
界总是根据时代的要求为《雷雨》塑形,在问题
剧风行的时代,《雷雨》是反映社会婚姻与伦理
制度问题的一面镜子;在反封建呼声最强的时
代《雷雨》是反封建的时代号角;在以阶级
斗争为纲的年代《雷雨》又成为阶级斗争的
代言剧.最后,《雷雨》的诗意被掏空,成了
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当历史的脚步移至上世纪
80年代后,时代的文化背景又发生了变化.80年
代中后期,在中国文艺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寻根思潮.它一反文革前文艺遵从政治,革命
以及阶级斗争的积习,同时又对1980年代初期中
国文化一味西向进行反叛,认为中国文学应该在
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开掘这块古老土
地的文化岩层,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J
此时,至五?四以来一直受到置疑和遭到革命的中
国传统文化才重新得到重视.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