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治理模式:半平台模式治理 社会领域的困境状况 党政系统 区政府 团委 工会 睦邻中心(杨浦) 12355热线 / 平台型NGO 官非 / 落地NGO 困境青少年群体 上海: 半平台对接 * NGO支持流动青少年的项目并不被政府鼓励。 青少年专项NGO在空间上和规模上都被限制。 相对于北京和广州, 上海存在的是制度层面上的系统性社会排斥。 特征与问题: * 上海流动青少年在经济领域的困境状况 先进制造业 Advanced manufactory 现代服务业 Mordent service industry 装备制造 Equipment manufactory 汽车、飞机、船舶、航运 Manufactory of Auto, aircraft, ship and shipping 物流 Logistics 护工 Nursing 养老护理 Nursery for Aged 家政 housekeeping 护工 Nurse 专项培训补贴 Special subsides on job training Source:《2013-2015年上海市农民工技能提升行动计划》 * 问题诊断:职业吸纳政策与社会排斥之间的两难 制度壁垒 居住证满七年才有资格申请户口 对特定行业加分的不稳定 难以获得稳定住房 在职技能培训 体面工作 互动失败 * 案例分析:S先生, 住房排斥问题 主要发现:住房问题影响就业选择 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认知: “我刚来上海时为什么要进餐饮业?因为包住宿啊,当时没有钱也没地方住。” 对于创业的认知:“我可能准备回老家创业了。虽然在上海肯定机会更多,但是房价太高,压力太大。” 编号: BK1 称呼: S先生 性别 男性 生于 江西省 年龄 ?27 教育 本科 专业 工商管理 ? ? 婚姻 单身 家庭 非独生子女 ? ? 访谈情景:于其住处 主要线索:本科学历进入餐饮业 在上海的职业 22岁来到上海 第一份工作:餐饮业,包住宿 第二份工作:电话销售 第三份工作:餐饮业 当前计划返乡创业 * 北京流动青少年困境状况 市民权领域的困境状况 积分落户标准 Qualification of migrants for citizenship ? 广州 Guangzhou 上海 Shanghai 北京 Beijing 教育 Education 自中专,技校起积分 Calculated from V. S 自高中起积分 Calculated from high school 自高中起积分 Calculated from high school 职业 Professions ? ? ? 技术能力 Skill ability 计入积分 Calculated 计入积分 Calculated 未计入 Non-calculated 行业 Industry 专业制造业工人 Specialized manufactory 鼓励汽车业偏好 Auto industry preferred. 未计入 Non-calculated 创业 Start up 未提及 Non mention 计入积分 Calculated 计入积分 Calculated 缴税,社保 Duration of Taxation/ social security 4年 4 years 7年 7year 7年(无间断) 7year(no break) 住房 Housing 量化积分 Quantitative points 质性前提: 房产或稳定租约 Precondition: homeownership/ stable rent contract 量化积分,郊区导向 Quantitative points Suburb living preferred * 治理模式:欠平台对接 社会领域的困境状况 党政系统 区政府 团委 工会 / 青年汇 / 协作者 / / 落地NGO 困境青少年群体 北京: 欠平台对接 * 没有系统化的平台治理模式。 不同类型的NGO没有实现资源整合。 郊区中出现了“被遗弃的社区” 特征与问题: * 北京流动青少年在经济领域的困境状况 问题:灰色地带无责任主体的流动青少年。 缺乏平台对接 没有对流动青少年系统性的政策支持 被遗弃的社区 内城市场的搬迁 体面工作 治理失败 * 个案研究:Y先生 社区整合 关键发现: 社区中的社工陪伴使得流动青少年能够度过困境状态. “我在服装厂做的不开心,但也拿不定注意换工作。去年年底的时候我有一阵遇到一些事情,过的特别不好。那时候我天天来咱们工友之家,来和小马(社工)聊天。小马总是鼓励我,算是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