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目 录
TOC \o 1-3 \h \u 27976 一、 编制依据 2
19768 二、 工程概况 2
28349 1.1 概述 2
5668 1.2 现场及周边环境、地下管线状况 2
19516 1.3 工程地质条件 3
29821 1.4 地下水状况 3
28111 三、 施工准备及资源需求量计划 3
30342 3.1 技术准备 3
23943 3.2 测量准备 3
18307 3.2 场地及临时道路、临时水电准备 3
1349 3.3 人员准备 4
3792 3.4 机械准备 4
18408 3.5 仪器设备准备 4
225 3.6 场地内及周边排水准备 5
14567 四、 施工安排及主要施工方法 5
30967 4.1 开挖原则 5
3473 4.2 施工段划分 5
27090 4.3 开挖顺序 6
32148 五、 质量验收标准及保证措施 6
9389 5.1 质量验收标准 6
13434 5.2 质量保证措施 6
12601 5.3 质量问题的处理 7
17462 5.4 分段验槽 7
1668 六、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7
18683 6.1 安全生产措施 7
13282 6.2 文明施工措施 7
12533 6.3 基坑安全防护措施 7
16981 七、 雨季施工措施 8
大型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金风科技风电实验中心建设项目工程综合实验楼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
本工程设计图纸和地质勘查报告(勘察编号:2017121);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199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规程;
场地现状高程方格网测量记录;
工程概况
1.1 概述
本工程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海上风电机组产业化项目地块内,该地块东临金海路,西侧为众和路,北侧为永跃路。综合实验楼建筑面积9826.6㎡,基础为管桩+承台+地梁(A、B、C、D区),E区5-9/S-N轴区域内为水泥搅拌桩+筏板基础,2轴、20轴、S轴、N轴为管桩+承台+地梁,其余部位为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综合实验楼管桩顶标高-2.35m(电梯井)、-1.75m(18/K-H、22/K-H轴)、-1.55m,E区筏板基础下水泥搅拌桩清除后桩顶标高-1.8m,E区其余部位水泥搅拌桩清除后桩顶标高-0.5m承台底标高分别为-1.8m、-1.6m,E区筏板基础底板底标高-1.5m。地梁顶标高分别为-0.5m、-0.8m,根据设计文件,顶标高-0.5m地梁截面尺寸为280×550mm(底标高-1.05),顶标高-0.8m地梁截面尺寸为250×450mm(底标高-1.25m)、250/200×400mm(底标高-1.2m)、250×700mm(底标高-1.5m)、250×650mm(底标高-1.45mm)、250×600mm(底标高-1.4m)、250×500mm(底标高-1.3m)、200×350mm(底标高-1.15m)、200×300mm(底标高-1.1m)、300×800mm(底标高-1.6m)。
本工程室内±0.000相当于2017121号地质勘查报告中的黄海高程2.7m,根据桩基施工完成后对综合实验楼场地现状高程的测量,该单位工程现状平均高程为黄海高程1.87m,相对高程为-0.83m。
1.2 现场及周边环境、地下管线状况
综合实验楼现场及周边场地空旷,无建筑物毗邻。根据我单位现场开挖探沟查看情况,未发现地下管线,总体开挖条件便利。
1.3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2017121号地质勘查报告,本工程综合实验楼地基图层自上而下分布状况如下:
①第一层 素填土:灰色,湿,主要成份为粉土,层顶部夹少量植物根茎等杂物,松散,土质不均匀;
②第二层 黏质粉土:灰~灰黄色,湿~很湿,稍密,见少量铁锰质氧化物斑纹,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土质欠均匀,场区普遍分部;
③第三层 淤泥质粉质黏土:灰黄~灰色,饱和,流塑,层中不均匀地夹少量粉土团块,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较均匀,场区普遍分部。
本工程综合实验楼土方开挖主要涉及第1、2、3层土。
1.4 地下水状况
本工程综合实验楼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