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阅读目标:
1、通过听朗诵和诵读,体味文中奔涌的激情。
2、体悟马丁·路德·金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3、积累词语,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一课时
一、阅读铺垫:
1、关于作者:
马丁路德金(1929-1668)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他用华盛顿坚毅的品格,用林肯伟大的人性,作耶稣救赎的善良,用莎士比亚超凡的才情,呼唤自由风,开拓平等路。他诅咒现实,抨击时弊,为民请命,四处奔走。他三次被捕而不改信念,终日辛劳而不知疲倦,他曾号召5万黑人展开过公汽运动,他曾率25万黑人向林肯纪念堂自由进军,他曾把诺贝尔和平奖献给了自由运动……正当他殚精竭虑为实现他伟大的梦想而奔走呼号的时候,1968年4月4日下午,一颗罪恶的子弹夺去了他伟大的生命……。从1968年3月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子弹可以夺走马丁的生命,可永远夺不去他的梦想!几十年,马丁的梦想不仅唤醒了美利坚,而且远涉太平洋,翻越阿尔卑斯山,把自由与民主的圣火传遍了世界各地,使一切在专制和暴政下生活的人们愤怒着他的愤怒,梦想着他的梦想。
2、作品背景:
黑人的状况: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掠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国为奴,直到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19世纪60年代南北战争时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隶终于在法律上获得自由。但一百多年后,美国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仍然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仍然挣扎在社会的底层,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南方洲法律规定,禁止黑人与白人从事同一工作,不得同在一所学校,不得同乘一种交通工具,分别有各自的教堂、餐厅、电影院、学校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黑人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就是其中最杰出的领袖。
1955年12月,蒙哥马利市警察当局以违反公共汽车座位隔离条令为由,逮捕了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帕克斯夫人是一位黑人裁缝,在她下班回家的路上,由于未给一名白人乘车者让座而被捕。马丁·路德·金号召全市近5万名黑人对公交车公司进行长达1年的抵制,迫使法院判决取消运输工具上的座位隔离。这是美国南部黑人第一次以自己的力量取得斗争胜利,不仅揭开了持续10余年的美国民权运动的序幕,也使马丁·路德·金锻炼成民权运动的领袖。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25万黑人的集会,要求消除种族隔离政策。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说词,呼吁自由、民主、平等,立即举世闻名。
3、部分词语解释: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义愤填膺: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
安之若素:安定镇静,跟平常一样。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摇摇欲坠:摇摇晃晃,就要落下来。比喻地位或基础极不稳固,马上就要垮台的样子。
4、整体感知(听录音,诵读,整体感知课文)
“我”有一个怎样的“梦想”?
“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
“我们”怎样来实现这个“梦想”?
文中哪些语段感动了你?为什么让你感动?(举例说明)
三、作业:摘要诵读部分章节,感受演讲语言的力量
第二教时
一、学生摘要诵读片段
二、联系上下文,研读以下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人开了一种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二)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这里的“秋天”和“酷暑”分别指什么?)
(三)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辟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我们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 “ 交响曲 ”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四)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贫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的流亡者。
这句话主要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哪几方面揭示了美国黑人的悲惨的处境?
三、阅读探讨:
(一)美国的梦想和马丁的梦想有什么区别呢?马丁为什么不提民主而提正义呢?
(二)马丁倡导的斗争方式既非斯巴达克式的奴隶起义,也非巴黎公社式的无产者暴动,而是非暴力抵抗,我们如何理解这种斗争方式呢?
(三)本文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马丁用什么方法营造了这种气势,马丁用这种气势传达了怎样的心声呢?
四、作业:仿写并诵读:
《教师的梦想》:
同学们,我也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我流出的汗水能赢得桃李芬芳,我梦想我呕沥的心血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