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卵巢囊性畸胎瘤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全莉
卵巢囊性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发生于生殖细胞,是最常见卵巢肿瘤之一,占卵巢畸胎瘤的95%以上,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以育龄期妇女最多见(80%~90%)。随着其组织成分构成比例不同,超声图像变化多样。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超声表现,旨在提高对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超声影像的认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年龄14~56岁,平均34岁,已婚23例,未婚5例,肿瘤大小5~10cm,大于20cm者罕见,本组1例,年龄15岁。就诊症状不一,不明原因腹部包块、月经紊乱,不孕,尿频、尿急,当肿瘤增大压迫周围邻近脏器时或发生蒂扭转时则会因蒂扭转出现急腹症表现。
1.2仪器方法采用ALOKASSD-3500超声诊断仪,经腹检查,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饮水300~500ml,适度充盈膀胱,以不超过子宫底为最佳检查时机,对盆腔做常规检查,经腔内超声检查,探头频率为10.0MHz,无须憋尿,排空肠道内容物为佳,做常规检查。二者检查均仔细观察肿瘤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回声,与子宫和邻近器官的关系,盆腔有无游离液性暗区,然后利用CDFI技术检查其周围及内部血流情况。
2结果
2.1检查结果本组28例患者瘤体共64个,最大者140×120mm;最小者18×16mm。其中位于右侧17例,占64.9%,位于左侧4例,占24.6%,双侧6例,占10.5%(其中1例合并浆液性囊腺瘤),均为良性畸胎瘤。经超声诊断为畸胎瘤2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4.5%;误诊2例,占3.4%,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误诊1例,误诊阔韧带肌瘤变性1例。漏诊7例,占12.1%,其中2例为不孕症,未做B超常规则检查,于术中发现而漏诊;3例合并妊娠晚期,均于剖宫产术中发现,可能因增大的子宫常摭挡了卵巢包块,加上周围的气体干扰,尤其至妊娠晚期,B超往往只重视胎儿及附属物的检查,忽略对附件的探查,造成漏诊原因之一;1例为右侧畸胎瘤,左侧见部分卵巢组织,其旁见1浆液性囊腺瘤,追踪原因可能为左侧显示部分卵巢而未显示全貌而漏诊;1例为双侧瘤胎瘤,右侧合并浆液性囊腺瘤,临床报到极少见。
2.2声像图特征表现:卵巢囊性畸胎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壁完整,根据其内部回声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类单纯囊性回声:常为单房,壁稍厚,囊内为液性暗区。部分病例内有稀疏光点及分隔光带,后壁增强效应。(2)类实质性回声:肿块边界清,瘤体内充满高(强)回声,或充满密集的短线状高回声,或表现为圆形或半月形增强回声,后方伴声影。
(3)混合性回声:无回声和高(强)回声均可见,表现错综复杂,除显现一般囊肿特征外,尚具有成熟畸胎瘤的所有典型声像图特征:脂液分层征、面团征、瀑布征或垂柳征、壁立结节征、多囊征、杂乱结构征、线条征、星花征等。3讨论
卵巢畸胎瘤是女性妇科常见病之一,好发于年轻女性,是来源于多能的胚胎细胞的肿瘤,其实质是有3个胚层的各种组织混在一起,肿瘤内容物有2个或3个胚层的多种成熟组织形成,主要含外胚层组织的皮肤、皮脂腺、毛发、汗腺、部分有牙齿、神经组织、骨骼、脂肪等[1]。成熟性畸胎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10%~20%,占生殖细胞肿瘤的85%~97%,占畸胎瘤95%以上,但成熟性畸胎瘤恶变为2%~4%,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与畸胎瘤中一种恶性成分形成恶性肿瘤有关[2]。本组6例囊性畸胎瘤声像图表现为:形态似球形,边界清楚,内部可见“脂液分层征,点线状征”,术后病理给予确诊,此类畸胎瘤主要与卵巢巧克力囊肿相鉴别,巧克力囊肿形态学与畸胎瘤相似,亦有囊性,但其内部回声为中等点状强回声,多位于子宫后方,常合并子宫腺肌症。16例卵巢囊实性畸胎瘤声像图形态尚规则,囊壁光滑,囊内有一个或数个团块状强回声及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实质性强回声后方可伴有声影,形成“面团征,瀑布征,星花状征”等,这是头发、骨及牙齿组织所致点回声,探头加压及变换体位囊内团块位置未见移动。类实性畸胎瘤:肿瘤内部回声不均匀,为弥漫性低回声和局限性强回声团,呈“杂乱结构征”。肿瘤轮廓有时显示不完整,有声衰减和声影,这是由于大量毛发、骨组织、牙齿等物质形成的声像图。以上3种畸胎瘤,均加CDFI技术测其周围及内部未见血流信号显示。部分卵巢囊性畸胎瘤常带蒂,且密度大,有一定重量,易发生蒂扭转,引起急腹症。如果肿瘤在短期内生长迅速,内部回声杂乱实质性部分增多,应注意考虑有恶变可能。恶性畸胎瘤的表现,发病年龄低,本组4例,瘤体较大,外形不规则,内部回声杂乱,除具有良性畸胎瘤的声像图特征,还可见分隔及实性中等回声,常合并腹水。经阴道超声检查,因探头频率高,离盆腔器官近,可清晰显示瘤体内回声,尤其对直径在3cm以内的卵巢肿瘤可早发现,并可观察其内部结构变化。对小的畸胎瘤及早期恶性畸胎瘤的检出有重要意义。彩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