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用文案
文案大全
学号___117343__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浅论《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二 级 学 院:文化与艺术学院
专 业 名 称:汉语言文学
学 生 姓 名:李妮妮
指 导 教 师:李道尧教授
二○一四年十一月
文案大全
郑 重 声 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 日期:
文案大全
摘 要
《寒夜》是巴金先生最后创作的一部具有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令人发思的文学著作。这部著作也标志着他在现实主义文学探索中所达到的最高成就。小说通过一个小公务员家破人亡的悲剧,给我们揭示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同时也暴露了抗战后期国统区的黑暗现实。作者在《寒夜》中成功地塑造了三个孕育着丰富的社会人生和文化心理意蕴的人物形象。其中曾树生的形象多年来有褒有贬,她以其丰富性和复杂性时刻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关键词:曾树生;形象;社会
文案大全
目 录
TOC \o 1-3 \t 样式 标题 1 + 非加粗,1 \h \u 20049 1 《寒夜》中的曾树生 1
9269 2 《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1
28752 2.1 曾树生的个性解放与爱慕虚荣 1
24408 2.1.1 个性解放 1
8739 2.1.2爱慕虚荣 2
19531 2.2 曾树生的毫无主见与不甘屈服 2
20395 2.2.1毫无主见 2
29616 2.2.2不甘屈服 2
8740 2.3曾树生的善良正直与追求理想 3
6256 2.3.1善良正直 3
32004 2.3.2追求理想 3
21396 3 《寒夜》中曾树生的悲剧根源 3
29426 3.1黑暗社会 4
23516 3.2传统观念 4
31615 3.3婚姻缺失 5
16164 结语 5
14203 致 谢 6
17364 参考文献 6
文案大全
1 《寒夜》中的曾树生
在小说中曾树生是汪文宣的妻子,抗战爆发年代随丈夫、婆婆来到重庆,在家中因与婆婆的关系不和,种种因素下,她被迫无奈地到自己的追求者陈奉光工作的银行任职。期间,深得陈奉光的欣赏与追求。但她都拒绝了,因为自己一直深爱着汪文宣。抗战胜利后,她从兰州回来,得知自己心爱的丈夫已死,儿子和婆婆也不知去向。
2 《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曾树生曾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她怀揣着“教育救国”的思想步入社会,可惜处处碰壁,没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面对失去理想的痛苦,环境及家庭等多种因素,促使她形成复杂的、多样化的形象,她经常处于矛盾之中,却又不失倔强的本色。她追求物质享受时,时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虚荣心。她不甘屈服,却又流露出善良、正直和同情心的一面。她不甘屈服,在困境中挣扎的精神。这些多维化的塑造,使得曾树生这一人物形象更具有深刻性,表现出很丰厚的审美内涵。
2.1 曾树生的个性解放与爱慕虚荣
2.1.1 个性解放
小说《寒夜》的女主人公曾树生是一个深受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潮影响的女性。作为一个新女性她知道要解放自己并获得自由的前提是自己的经济独立,只有不断的努力,她才可以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使自己获得一定的经济基础。由于在大社会的前提下,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使他们不得不跑到大后方重庆,而国统区的黑暗统治和残酷的剥削,导致她和一家人发生了许多误会。她曾经有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理想,但在生活的重压下,她却逐渐走向了“沉沦”。她不能再从事自己的理想工作,被迫来到一家商业银行任职,并且担任着像“花瓶”一样的角色,不断地为资本家赚钱。对于自己的这一份工作,她有满肚子的不愿意和无助的委屈。但是又想到这个家和自己理想的生活,她还是努力的工作,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她不断地努力着、奋斗着。
2.1.2爱慕虚荣
在小说中,巴金先生对曾树生的外貌有相关的描写:每当她要出去和银行里的同事们应酬、享乐的时候,她总要在镜子面前花上很长的时间,来妆扮自己,使其变得漂亮,不在众人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