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处理进展.doc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处理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处理进展 2005年8月 第31卷第4期 现代临床医学 JOURNALOFMODERNCLINICALMEDICINE Aug.2005 Vol-31No.4 [文章编号]1673—1557(2oo5)04—0293—04[中图分类号]R5l2.6[文献标志码]A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处理进展 邓建军,万朝敏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msCMV)属于疱疹病毒 科,巨细胞病毒感染在我国广泛流行,有研究显示l~3 岁组幼儿CMV感染率83%,4~7岁感染率83.7%, 8—14岁组感染率87.3%,婴儿期发病率最高.在婴 儿期由CMV病毒引起的,以黄疸,肝脏长大,肝功能损 害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称为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婴 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根据病毒感染的时间分为先天性 感染,围生期感染和生后感染.有报道认为巨细胞病 毒是婴儿期病毒性肝炎的最主要的病原,占第二位的 是乙肝病毒.目前大多数实验室是通过CMV—IgM的 检测来对CMV病毒感染来进行诊断的,但并不是所有 的CMV—IgM阳性患儿的肝炎均能诊断为巨细胞病毒 性肝炎,或者说CMV—IgM阴性患儿的肝炎均能排除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因此在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 血清学方面还存在一些干扰或妨碍诊断的错误概念. 本文介绍CMV病毒的一些重要特征及进展,以利于各 级医生对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治疗. 1CMV病毒的概况 1.1CMV病毒的特征:CMV是双链DNA病毒,属疱 疹病毒群,疱疹病毒B亚科,有典型的疱疹病毒结构, 形态与单纯疱疹病毒及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非常相 似,不易区别.对宿主或组织培养细胞具有明显的种 属特异性,人类的CMV仅能在人胚胎纤维母细胞中分 离,培养,而不能在其他动物细胞中生长.增殖非常缓 慢,其复制周期为36~48h,比单纯疱疹病毒复制周期 8h要长得多,初次分离需一个多月才能出现特殊的细 胞,受感染的细胞变圆,逐渐增大,出现胞浆内嗜酸性 包涵体和嗜酸性或双嗜性核内包涵体为其特征,故该 病毒称为巨细胞病毒.核内包涵体直径大约 8~lOm,占据核中央区的大部分,苏木精染色呈紫 红色,其周围有一个境界分明的亮圈与核膜分离,类似 猫头鹰眼,这种细胞具有形态学诊断意义;胞浆内包涵 体直径大约4la,m,一般聚集在胞浆的--N.巨细胞病 毒不耐热,在56℃30rain即可灭活,在酸性环境和脂 肪溶剂中不稳定,紫外线照射5rain也可灭活,但能耐 受寒冷,在一60℃至一80℃的环境中仍能保留其感染 性.人类巨细胞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至少有3个 血清亚型,用ELISA实验暂时区别起来有困难,AD169 株有广泛的抗原性,故常作为代表株用于血清学实验. 1.2流行病特点:CMV感染普遍存在于人类,感染呈 世界性分布.血清学调查表明:40%~100%成人有 CMV抗体,其流行无季节性倾向.CMV各病毒株抗体 之间无交叉保护作用,抗体不能保护患儿免受其它病 毒株的感染.CMV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地区,经济状 况有关,在居住拥挤,卫生条件差的地方感染率高.在 亚洲和非洲90%的人口受感染,其中大多数人在青少 年时期即有抗体,说明感染年龄较早,而西方国家其感 染发生较晚.调查还表明,低经济收入人群较高经济 收人人群感染率高.7O岁左右人群比2O岁左右人群 抗体阳性率高.女性病毒复活年龄在2O~3O岁,男性 则在35岁以后,到5O~6O岁,男女之间抗体阳性率基 本相同.我国1987年的资料显示北京地区3O岁以上 正常人群CMV—IgG阳性率为9O%. 1.3传播特点 1.3.1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是传染 源.他们可长期或间歇地自唾液,精液,尿液,乳液和 子宫颈分泌物中排出此病毒.成人CMV感染和免疫 功能有密切关系.病毒往往以潜伏感染的形式持续终 生,只有当宿主免疫状态失去平衡,如器官和骨髓移 植,癌症,妊娠以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时,潜伏的病毒 才复活,潜伏病毒的复活和无症状的携带者都能引起 病毒的传播. 1.3.2传播途径:①先天性感染.孕妇感染CMV后, 通过胎盘将此病毒传染给胎儿,据统计,由原发性 CMV感染的孕妇所造成的新生儿的感染率可高达 23%.母亲感染CMV后可产生抗体,以后再次孕育胎 儿受感染的机会较少或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但不能 全部阻止垂直传播的发生,比如孕期CMV在免疫受抑 制等情况下再次活化或感染其他型别的CMV,同样可 以通过胎盘感染给胎儿.②后天获得性感染(围产期 感染).主要指新生儿通过产道或母乳感染,有人认为 围产期感染比宫内感染的百分率更高,有人报道约 13%的母亲的初乳和乳汁中有病毒排出.③密切接触 感染.主要通过体液,飞沫或经口传染.④经输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