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学测量报告(小区域控制测量方法实习报告).docVIP

理工大学测量报告(小区域控制测量方法实习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理工大学测量学实习报告 第 PAGE 8 页 共 NUMPAGES 8 页 目录 测量地形图···································2 小区域控制测量方法实习报告···················3 附录表格···································4-8 测量地形图 小区域控制测量方法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我们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测量工作须先建立控制网,然后根据控制网进行碎部测量或测设。为了加强我们对小区域控制测量方法的掌握,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熟悉水准仪、经纬仪、钢尺等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测绘地形图的基本方法,初步具有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实习人员 本实习小组由7人组成,实习任务 测量校本部行政北楼 四、实习过程 2011年12月10日早上8点,首先我们对我小组负责的区域进行了实地勘察,小组进行了讨论,决定选点的方案。第二天,我组同学开始正式测量,在我组负责的区域共标设了10个主要标志点号,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导线的丈量,高程测量,方位角和距离主要控制点的距离的测量,然后认真在提前准备好的表格记下各次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在这次测量中我们组组员分工明确,在将近六个小时的紧张测量中,我们成功的对上述的区域进行测量,并且在记录数据时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合理剔除一些不合理的数据。 五、测量记录数据以及处理 (记录数据以及处理见附录表格) 六、测量总结 在本次见习中我们团结互助、互相帮助、共同商量讨论、分工明确、组员行动积极的完成了本次见习。在见习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但是经过组员的共同讨论和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我们小组注重团队意识,精诚合作,在见习中我体会到团队的合作精神的重要性,相信通过本次见习,我们组员体会都会很多,同时感谢校领导和老师给我们这次见习机会,让我们把课本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在这次测量中我们熟悉了水准仪、经纬仪等主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性能,掌握了“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小区域控制方法。希望老师以后多给我们这样的实习机会,让我们在实践中成长,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录表格: 表格1 测站 后视距(m) 前视距(m) 测点 后视读数(mm) 前视读数(mm) 后视-前视(mm) 平均高差 点号 尺号 A 33.50 33.60 1 1 1533   193 +194 6320 2 2   1340 +295 6025 B 20.00 21.33 2 1 1501   +135 +136 6190 3 2   1366 +38 6152 C 21.00 21.10 3 1 1578   +120 +121 6364 4 2   1458 +222 6142 D 35.70 35.73 4 1 1259   -286 -288 5942 5 2   1545 -389 6331 E 24.57 24.57 5 1 1430   -3 -4 6215 6 2   1433 +95 6120 F 17.40 17.45 6 1 1400   -551 -551 6088 7 2   1951 -651 6739 G 21.30 21.32 7 1 1390   -75 -74 6176 8 2   1465 +26 6150 H 9.67 9.68 8 1 1473   +8 +8 6159 9 2   1465 -91 6250 I 17.55 17.55 9 1 1650   +330 +328 6435 10 2   1320 +427 6008 J 24.70 24.70 10 1 1537   +136 +135 6223 1 2   1401 +34 6189 备注:每组数据中上面为黑面读数,下面为红面读数。1号尺常数为4.787m,2号尺常数为4.687m。 表格2 测点 距离/km 测站数 实测高差/mm 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mm 高程/m 1 0.06710 1 +0.194 -0.7 +0.193 10.0000 2 0.04133 1 +0.136 -0.5 +0.136 10.1933 3 0.04210 1 +0.121 -0.5 +0.121 10.3288 4 0.07143 1 -0.288 -0.8 -0.2888 10.4493 5 0.04914 1 -0.004 -0.5

文档评论(0)

189****664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