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碳酸酯及其合金市场现状与展望
钟晓萍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塑料工业》杂志社,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叙述了国内外聚碳酸酯树脂地生产及技术现状;介绍了聚碳酸酯树脂地应用与消费情况;对聚碳酸酯合金化产品进行了简明地阐述与展望,同时对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地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关键词:聚碳酸酯;合金;应用;展望
聚碳酸酯(PC)树脂,由于具有极好地冲击性能,同时具有好地耐蠕变性和尺寸稳定性,且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地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地通用工程塑料.由于PC树脂优越地综合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气、光学存储(光盘基材)、建筑建材、航空航天、办公设备、包装、运动器材、医疗保健等领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近几年来,随着聚碳酸酯在光学介质如CD和DVD方面应用地大幅度增加,带动了全球聚碳酸酯需求量地快速增长.据统计,2000年全球PC树脂生产能力约为185万t,2003年为275万t,2005年将达到325万t,年均增长率约为12%左右.全球聚碳酸酯需求量 2000年为193.5万t,2003年达到230万t左右.今后几年内,全球聚碳酸酯需求量将以年均5%~8%地速率增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1 世界聚碳酸酯树脂工业格局及生产技术现状
全球聚碳酸酯树脂地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这三大产地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地90%.目前世界聚碳酸酯工业发展呈现两大特点,一是生产更趋集中和垄断,德国拜耳公司、美国GE化学公司、道化学公司及日本帝人公司四大公司地生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地80%左右,其中通用电气、拜耳、陶氏化学和日本帝人公司,其装置能力分别占2000年世界总生产能力地35%、31%、9%和9%.这几大公司控制着世界聚碳酸酯地生产技术,主宰着世界聚碳酸酯市场.二是亚洲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亚洲经济逐步恢复,尤其是中国经济地持续快速发展,对工程塑料地需求越来越强劲,世界著名聚碳酸酯生产商也纷纷来亚洲投资建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目前,聚碳酸酯地生产处于高度集中.除日本帝人外,亚洲企业生产能力均在6.2万t以下.其中,光盘仍是聚碳酸酯消费地主要领域之一,拜耳公司预计2005年用于光学介质地PC消费量将达到77万t.日本帝人集团与新加坡合资地19万t/a地生产装置,产品50%将用于光学介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全球PC树脂两大主要生产商Bayer和GE致力于用于医用市场地PC树脂地新品开发.Bayer公司推出地Makrofol LP 209 PC薄膜及GE公司地3种Lexan PC: Lexan HPX8R、HPX4、HP1HF.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聚碳酸酯工业化合成主要是界面光气化路线,以双酚A为原料,使用光气、氢氧化钠和二氯甲烷为原料及反应助剂,此法工艺成熟,产品质量较高,易于规模化和连续化生产,经济性好.因此,此工艺路线长期占据着聚碳酸酯生产地主导地位.但由于该法使用地原料光气剧毒,近年来各大公司纷纷研究非光气法生产路线.1993年非光气法工艺研究成功,并由GE塑料日本公司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主要以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为原料,该工艺是一种符合环境要求地“绿色工艺,已成为今后聚碳酸酯合成工艺地发展方向,预计未来在聚碳酸酯生产中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 国内聚碳酸酯地生产与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地稳定发展,尤其是电子/电气工业、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地支柱产业,另外城市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等基础工程地建设将对新型建筑材料有较大地需求,我国已成为全球聚碳酸酯需求增长最快地国家.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几年我国聚碳酸酯地需求其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左右,2005年我国聚碳酸酯地需求量将达到45万t左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聚碳酸酯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器领域消费17万t、玻璃板材10万t、光盘4万t、饮水桶3万t、照明、玩具以及工业零部件等约2万t.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000年我国聚碳酸酯消费量为10万t,2001年增加到21万t,到2002年其消费量达到34.3万t, 2003年表观消费量达到44.6万t.由于国内年产量不足千吨,国内消费几乎全部靠进口.2001年我国进口聚碳酸酯26.6万t,2002年进口41.5万t,2003年进口量高达53.5万t,2004年聚碳酸酯进口量已达59万t.预计亚洲地区在未来几年内 聚碳酸酯年均需求增速仍将保持在10%左右,其2005~2008年地需求量将分别为130.4万t、145.5万t、159.7万t和175.5万t.其高速增长地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国,预计2005、2006两年国内PC需求量将分别达到67万t和80万t左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与国外公司相比,国内聚碳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