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方案3方案2方案1 B:方案1方案2方案3 C:方案2方案1方案3 单峰与多峰下投票小结 第二节 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 若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惟一的,不会出现循环。 如果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出现了循环,那就说明至少有一个投票者的偏好是多峰的。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是单峰形的,结果唯一:中间偏好峰即反映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提案获胜。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是单峰形的,那么不论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成立。 三、多峰偏好的存在 第二节 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 一般情况下较少存在多峰偏好的情况,因为: 多峰偏好同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的递减趋势相矛盾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任何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都是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递减,意味着投票者的偏好是单峰的 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 边际效益递减和单峰偏好的一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多峰偏好的存在。 事例:人们对公立学校预算提案投票(用足投票) 一、互投赞成票 第三节 投票交易 投票者必须同时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提案投票 既有投票者赞成的,也有其反对的 投票者对提案具有不同的偏好程度,愿意就那些与其关系重大的问题进行投票交易 事例:就两项提案投票,一项可给石油生产者带来利益,另一项可给食品生产者带来利益 本节关注投票者必须同时就两个或多个方案进行投票的情况 投票交易 第三节 投票交易 只有在与提案有关的效益和损失不对称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若互抵则没有此动机。 好处:大大增加了某些提案在多数规则下获得通过的可能性。 二、隐含的投票交易 第三节 投票交易 隐含的投票交易:Implicit logrolling 当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两个或更多的议题被组合在一起,让投票者就此进行投票,隐含的投票交易就会发生。 事例:两个本来不相关的议题——对纺织品进口限额和新型轰炸机的研制被放在同一项提案中 隐含的投票交易 第三节 投票交易 每一特殊利益集团是否对组合性的包括一揽子项目的提案投赞成票,取决于其对这些项目的相对偏好程度。若获得的效益>遭受的损失,即可带来正的净效益条件下,投赞成票,进行隐含的投票交易。 三、投票交易与效率 第三节 投票交易 事例:三个公民组成的社会就两项提案投票 安全保障——保安雇用——MC=AC=300元 社会娱乐——烟花燃放——MC=AC=300元 每一投票者必须为每一单位的公共物品承担100元的税收 简单多数原则 无投票交易结果 就焰火燃放和保安雇佣两项提案分别投票,无投票交易,简单多数规则下的结果是——既不提供社会娱乐,也不提供安全保障 存在投票交易 将两项提案合二为一 A和C双双投赞成票 原不可能单独表决通过的方案,放在一起表决时却通过了 第三节 投票交易 一、投票还是不投票:投票者 第四节 政治行为的分析 投票者投票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 ——参加投票的效益和成本 ——投票对公共选择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比较的是:行使公民权所带来的满足和利益,和不投票所面临的社会压力,或者是法律义务 在净收益大于零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会投票。 二、选票极大化:政治家(政党) 第四节 政治行为的分析 在有关政府的作用和其他问题上意见一致或相似的人们,组合成一个势力集团——政党 在多数规则下,一个政党在选票极大化上获得成功,便赢得选举;选票极大化是多党制社会中成功获得政治权力的先决条件。 途径:竞选方案设法向符合中间投票者意愿的结果倾斜 三、公共权力极大化:政府部门(官员) 第四节 政治行为的分析 政府机构提供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部门提供私人物品 追求公共权力极大化→预算规模的极大化→公共物品供给量过剩→资源浪费 四、特殊利益集团: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第四节 政治行为的分析 谋求增加对其成员有利的政府支出的院外活动 区别于政党 手段——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压力或影响 问题——以其他人的境况因此而变坏为前提 关于投票的小故事 某大学新建了一栋住宅楼,有两居室、三居室和四居室各20套,其中两居室和三居室按照职称、职务、工龄和家庭人口等项打分,然后按积分多少分配;四居室由学校分房特批小组特批给教学、科研骨干,不按职称、职务、工龄和家庭人口排队。特批小组的特批程序是,首是提名—哪些人算作教学科研骨干。给这个程序规定的规则是,在特批小组会上,如果有1人提名,2人以上附和,即可认定被提名人为获得特批四居室的候选人。按照这个规则确定的候选人有36人。然后是无记名投票,按照得票多少在这36名候选人中选出20人。最后的结果是,这20名幸运者中,17人是院、系负责人,3人是没有行政职务的教授。在这3位教授中,一位是全国政协委员,一位是回国不久的洋博士。另一位是不久前卸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