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植物类食物中的天然.ppt

  1. 1、本文档共1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布地区: 吉林、河北、江苏、青海、云南、西藏、新疆、香港等。夏秋季成群或单独生长在林中或道旁树下地上。 ?毒性:中毒后,潜伏期半小时至2小时,主要产生神经精神病状。出现大汗,流涎,瞳孔缩小,视力减弱,发冷发热,牙关紧闭或小便后尿道刺痛,四肢痉挛,有的精神错乱。甚至有的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而死亡。 4.鹿花菌 特征:菌盖不规则球形,红褐色,后变成咖啡褐色,扭曲呈人大脑沟回的形状。宽高各为2~10厘米,菌肉薄,蜡质,很脆。菌柄短,灰白色。 分布地区:黑龙江、云南等地。主要生长在春秋季 。 中毒:此菌中毒多因将它误认为羊肚菌而引起。引起红细胞溶解。进食6~12小时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很快出现溶血表现,表现为血红蛋白尿、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病死率高。 四、如何辨别毒蘑菇 1.生长地带: 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2.颜色: 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3.形状: 无毒蘑菇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柄上有菌环,菌柄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4.分泌物: 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柄,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5.气味: 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6.测试: 在采摘野蘑菇时,可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 7.煮试: 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心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心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8.化学鉴别: 取采集或买回来的可疑蘑菇,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当大蒜破损时,蒜氨酸在蒜酶的作用下产生大蒜素。大蒜素是大蒜的抗生素,具有极强的杀菌能力,其杀菌力约为青霉素的15倍 大蒜素对试验动物和人类的视神经有较明显的损伤作用。 动物试验发现,从大蒜和洋葱中提取的有机硫衍生物均有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活性,这类化合物主要是烯丙基硫醚、烯丙基二硫醚和二硫酚硫酮。 从大蒜油和洋葱油中至少分离到5种降血脂和血清胆固醇的物质,其中包括血小板凝固抑制因子-3,4-二氢-3-乙烯基—1,2-二硫酚。 这种物质可以减少血管的血流阻力,减缓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并扩张末梢血管、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发生。 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试验均显示蒜属蔬菜对人类的癌和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强的预防作用。 大蒜和洋葱提取物对多种由致癌物诱导的恶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中包括由苯并芘诱导的小鼠前胃癌 硝甲基苯胺诱导的小鼠食管癌 NNK是烟草中主要的致癌原 ,诱导的小鼠肺癌等。 大蒜和洋葱也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人食用洋葱或大蒜汁可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的含量。 给兔长期喂食洋葱和大蒜提取物,可将胆固酶诱导的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降低一半。 二、芹菜镇定素 芹菜油的主要风味物质是各种倍半萜及呋喃香豆素类物质,是一类天然的植物杀虫剂。 在传统医学中,芹菜籽油主要作为镇静药使用,但人体对这类物质有轻微的过敏反应。 芹菜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降血脂、降血清胆固醇和降血压的作用,其活性成分主要是香豆素和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 这些活性物质对小鼠有弱镇静作用,也具有一定的防癌活性。 三、姜醇和姜黄素 姜科植物是一类重要的食用香辛料,除生姜外,还包括许多原产于热带的姜科植物,如姜黄、高良姜等。 在传统医学中,生姜广泛用于驱寒、止吐、健胃和预防感冒。 药理研究发现,生姜含挥发油0.25%~3.0%,其中包括姜醇(Gingerol)、姜烯酚、姜油酮、姜辣素、姜甾醇和姜黄酮等成分,具有升体温、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 姜黄是原产于印度次大陆的热带姜科植物。 其主要成分为姜黄素(Curcumin),约占姜黄块茎的0.3%~4.8%。 姜黄素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食用黄色色素之一。 腐烂的生姜中含有黄樟素。黄樟素具有致突变性,可起人的肝细胞坏死。 姜黄素具有较强的肿瘤抑制活性 姜黄素可抑制由苯并芘诱导的DNA致癌物复合物的形成,同时姜黄素对巴豆油诱导的癌基因表达出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肠癌和胃癌发病的抑制率可达98%。 姜黄素和从生姜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可降低小鼠的血清胆固醇含量,避免血脂在血管中的沉积,对血栓和动脉硬化的形成有预防作用。 四、甘草酸和甘草次酸 甘草(Glycyrrhize glabra L.)是常见的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