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造成血尿酸水平过高,和/ 或尿酸排泄减少而导致尿酸盐沉积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呈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痛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聚集发生有关。现就痛风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等治疗研究进展总结讨论如下。 关键词:痛风 中西医结合治疗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 痛风属中医学“痹证”、“历节”、“脚气”、“痛风”等病症范畴。“痛风”一词最早见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上品》:“独活,微温,无毒。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元·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风取凉,或卧地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治法以辛热之剂”。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皆由“风湿”、“风血相搏”所致。唐·王焘《外台秘要》:“大多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8943 .昼静而夜发,发时彻骨绞痛”。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中认为外由阴寒水湿,湿邪袭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8943 .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清·喻嘉言《医门法律》中曰:“痛风一名白虎历节风,实则痛痹也”。清·林佩琴《类症治裁》:“痛风,痛痹之一症也, ??初因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致痛,至夜更剧”。现代中医认为,痛风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嗜食膏粱厚味,日久伤脾,或年老脾肾功能失调,并与饮食、劳倦、外感、环境等诱因有关[ 刘孟渊. 痛风的中医病机探析. 中医研究, 2004, 17 ( 1) :528]。姜良铎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为痰湿浊毒内阻血脉、四肢以致络脉不通,不通则痛[ 张永生.姜良铎教授治疗痛风经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25(2) : 61262] 刘孟渊. 痛风的中医病机探析. 中医研究, 2004, 17 ( 1) :528 张永生.姜良铎教授治疗痛风经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25(2) : 61262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痛风与尿酸生成增多,和尿酸排泄减少为其关键病理环节。尿酸生成增多主要与遗传因素、嘌呤代谢酶的缺陷有关,包括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 活性降低、52磷酸212焦磷酸( PRPP) 合成酶( PRS)活性过高、N5,N102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活性改变。肾脏尿酸排泄减少与目前已发现的4个尿酸盐转运蛋白(即生电型的尿酸盐转运子/通道, hUTA;电中性的尿酸盐/阴离子交换子, hURAT1; 有机阴离子家族成员hOAT1和hOAT3)有关,任何一个转运蛋白基因表达或功能障碍都会引起尿酸排泄减少。痛风是常染色体多基因的显性遗传,可能存在易感基因或致病基因。继发性痛风则多由于肾脏疾病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致尿酸生成增多、某些药物抑制尿酸的排泄等多种原因导致的高尿酸血症所致 叶任高. 内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叶任高. 内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治疗 2.1 西医治疗 2.1.1 非药物治疗: 研究表明,高胰岛素血症可刺激肾小管Na +2H+ 交换,在增加H+ 排泌的同时,使尿酸重吸收增加,从而出现高尿酸血症,故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尿酸的排泄。而减轻体重和低蛋白饮食有助于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Davis JC.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gout . Current management of an‘old’disease. Post Med , 1999 ,106 :1152123.。长期以来提倡痛风患者低嘌呤、低蛋白饮食,但低嘌呤饮食往往为高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不利于尿酸的排泄。故有学者提出应重新评价痛风患者的饮食结构,他们建议应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按比例增加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促使血尿酸排出。经过4 个月的饮食结构调整的临床验证,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平均下降18 % ,痛风的发作频率平均每月减少67 %[ Braun WE. Modification of gout in renal transplant recipicients.Transplant Proc , 2000 ,32 :199.]。酒精摄入与高尿酸血症相关,并可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表明,乙醇代谢能使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