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析《十二公民》对《十二怒汉》的本土化改编策略-新闻学
析《十二公民》对《十二怒汉》的本土化改编策略
黄丝雨
【摘要】2014年,青年导演徐昂将好莱坞经典法律电影《十二怒汉》改编为《十二公民》,一举斩获第九届罗马电影节最高荣誉“马可·奥雷利奥”奖。这部中国版《十二怒汉》在改编过程中,依托导演本人的话剧编导优势,重在植入中国当下现实,并巧妙避开审片制度上的难题,在西方影视剧经典的本土化改编上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将从故事架构、主题延展、风格塑造等三个方面对导演徐昂的改编策略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对目前影视圈翻拍改编现象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十二公民;十二怒汉;本土化改编;策略
2011年,青年导演徐昂将日本编剧三谷幸喜名剧《笑的大学》改编成话剧《喜剧的忧伤》,并获得巨大成功。这部由陈道明、何冰主演的话剧创下了北京人艺建院六十年来的票房之最。2014年,徐昂获得聚本传媒公司投资,开始征战电影市场,他将经典法律影片《十二怒汉》改编为《十二公民》,一举拿下第九届罗马电影节最高荣誉“马可·奥雷利奥”奖。目前,《十二公民》正在国内影院放映,获得各方好评。
《十二怒汉》最初的影视版本可以追溯至1954年由美国导演富兰克林·沙夫纳制作的电视剧《十二怒汉》,其故事构架和案情细节基本确立。1957年.由米高梅公司投资,好莱坞导演希德尼·鲁迈特( Sidney Lumet)执导,将该电视剧精简成96分钟版本,并搬上大银幕,其意义不仅在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陪审团制度和美国司法精神,更重要的是确立了小格局室内剧的拍摄范式。在96分钟的单一空间里,极具张力的戏剧冲突和演员细致入微的表演,在电影史上堪称经典。随后的翻拍版本中,1997年的威廉弗里德金导演版加入了黑人角色,已示陪审团制度对种族文化的关注。1991的日本版《12个温柔的日本人》更是在陪审团成员中加入了女性角色,增加了众多有关日本社会的思考角度。最有气魄的改编应属2007年俄罗斯导演的米哈尔科夫《十二怒汉:大审判》。此片将好莱坞黑白版的96分钟扩充成两个半小时时长,案件审议过程中加入大量闪回镜头,回顾了嫌疑人自小的坎坷经历和陪审团成员各自的心路历程,镜头涉及俄罗斯车臣战争后的创伤、社会巨变之后的文化失落、民族、宗教的冲突与融合,风格上充满了俄罗斯文化中特有的宏大与深邃感。在法律制度和司法精神与原版有较大差异的国度,如何完成本土化改编任务,导演徐昂做出了小心翼翼却又颇有价值的尝试。罗马国际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对徐昂的改编作出了高度评价: “这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反映中国现实的群像作品,对经典的本土化做得十分到位!”①以下试从三个方面,分析徐昂的本土化改编策略。
一、故事设定的虚化
《十二怒汉》的故事基础在于英美法系的重要构成部分:陪审团制度。该制度可以追溯到1166年由英国亨利二世颁布的《克拉灵顿诏令》中②,目前主要适用于美国、英国,以及英联邦等英美法系国家,极少数大陆法系国家也引入该制度,作为本国司法系统的补充。陪审团制度要求在本国公民中挑选6至12名成员组成陪审团(主要指参与审判的小陪审团),参与刑事案件和部分民事案件的判决。成员构成应体现不同阶层、种族、文化层次上的区别,其挑选过程十分复杂而慎重。在涉及谋杀案等重大刑事案件的判决中,美国陪审团制度要求12名陪审团成员必须做出完全一致的判决。
在《十二公民》以前,翻拍《十二怒汉》的国家,其本国的司法系统中均适用陪审团制度,日本称为裁判员制度。美国作为英美法系的源流国自不用多言,俄罗斯与日本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却早在近代便引入陪审团制度,虽之后一度中断,但在近20年间,两国都先后对这一制度做出了不同程度的修订,使之更适合本国国情。两国对《十二怒汉》的翻拍,也表达了对这一制度在运用过程中的思考。事实上,我国现行宪法中也有“人民陪审团制度”,2004年,时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的沈德咏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充分阐述了改革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必要性,③然而,由于制度、文化等多方因素,我国目前仍缺乏有效的人民陪审团制度的实践。那么,如何在现行的法律制度背景下植入《十二怒汉》的故事构架,导演徐昂给出了一个由实转虚的巧妙答案。
《十二公民》的背景设定在一所政法大学中,几位学生面临英美法课程的补考,补考题目是组建一个英美法系的模拟法庭,由学生家长构成陪审团,裁决一位谋杀案嫌疑人的生死。既然法庭是模拟的,陪审团也是模拟的,这种虚假设定自然引发了原版迷对剧情合理性和实用性的质疑。
由于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制度和文化传统,被选为陪审团成员的公民必然有义务去讨论一桩谋杀案的来龙去脉,判决一位嫌疑人的生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