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请领导多提宝贵意见!
请领导多提宝贵意见!
龙岩市教育局驻长汀县三洲乡三洲村
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
(2007年9月~2010年8月)
讨论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对于我们加快发展、富民强镇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此,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经广泛调研和征求群众的意见,特制定驻长汀县三洲乡三洲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1.自然资源。
三洲乡三洲村位于长汀县中南部的汀江河畔,距县城34公里,距319国道河田火车站10公里,是三洲乡集镇所在地。境内省道公路穿境而过,地理环境比较优越。全村总面积8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250~400米,年均气温18.8~19.2℃,年降水量为1600~1700毫米,自然灾害较频繁。
  2.社会资源。
全村共有26个村民小组, 984户农户,总人口4147人。党员69人,村支委5人,5个党小组,其中女党员15人,党员平均年龄49.5岁,党员文化程度本科1人、中专1人、高中4人、初中35人,小学28人。有耕地面积2235亩,人均耕地0.54亩,山地面积5282亩,人均山地1.28亩。
  3.经济发展现状。
  三洲乡三洲村主要以经营农业和畜牧业两大传统产业为主,农业主要以种植稻谷、杨梅、地瓜、花生为主、第三产业发展比重较小,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2226元,其中农业占55%,畜牧业占10%,劳务收入占30%,其他收入5%。
目前,三洲村现有民营企业15家,服装厂7家,沙场5家,稀土矿1个,水泥制品厂1个,纸制加工厂1家,台胞合资茶场1个,民办猪场6个。
4.公共事业发展现状。
  现有中学1所,在校学生428人,教师31人,校园面积31243平方米,校舍面积5903平方米;小学1所,在校学生773人,教学班26个,教师59人,校园面积8796平方米,校舍面积5235平方米;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00人,校教师9人,园面积838平方米,校舍面积432方米;党员活动室1间;村卫生室2所。
  5.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三洲村街道有1公里的硬化路,农电网改造已完成,移动、联通网络基本覆盖全村,520多户农户安装了固定电话,占全村总户数53%。
二、存在问题
1.农民收入较低。
全村人多地少,加上大部分耕地分布汀江沿岸,易受洪涝,种植经济作物风险大,村民多数外出劳务。收入主要来源为种植业和劳务型收入。但目前在外长期务工人员中技术人才贫乏,主要靠重体力劳动来挣钱,劳务工素质亟待提高。在农民支出中,农民除教育、医疗卫生、日常生活及其他支出外,生产资料以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和基础设施材料投资最大,农民人均结余存款较少。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三洲乡三洲村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建房的随意性,村庄布局座落分散,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乡镇面貌仍然未摆脱乱设摊点、排水不畅、卫生差、不美观等现象,无垃圾场、无公共厕、无路牌、无街道绿化、无停车场。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农村综合防灾能力脆弱。三洲村至今没有一个健全的村级活动场所,就连村部办公还借用原国民党团长戴步高的房屋(土改时没收的房屋,现其亲属申请收回),是典型的无村部村艰巨。
3.经济发展缓慢。
三洲村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发展格局,二、三产业比重偏低,特别是工业产业几乎为零,林业和畜牧业都很不发达,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在经济发展中,农民增收主要靠农业传统产业,一直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自然灾害频繁,农产量低而不稳,农业效益低下,科技含量不高,群众增收依然十分艰难。自取消乡统筹,村提留后,三村真正成为一个空壳村村财收入,主要靠烤烟税返还3000余元及转移支付7000元。村级经费运转十分困难。
4.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
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较落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低,农村就医难和养老难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5.计生工作落后。
全村育妇1988人,已婚802人,双查育妇388人,办生育证:一孩68人、二孩44人、持证生育43人,其中二女4人。由于还有部分群众的思想观念未转变,多子多福的思想严重。2007年度计划外生育4人,二轮双查未到位3人。
6.村民整体素质偏低。
三洲村农民文化水平低,职业技能差,思想观念落后,市场意识淡薄,劳动致富能力不强,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不相适应。全村共有劳力1244人,村民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以上的893人,占劳力人口数的70%,小学文化程度的占劳力人口数的20%,以上的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