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实词虚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文言实词 (一)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用法集释 1.爱(ài) (1)动词 ①爱护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⑤通“薆”(ài),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⑥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3)形容词,亲爱的,心爱的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柳毅传》) 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思,“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由“喜欢”则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三国演义·失街亭》) ②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安逸,舒适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动词 ①奉养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③抚慰,安抚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3.被(读音一:bèi) (1)名词,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 之死》)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②遭受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报任安书》) (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通“披”(读音二:p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②披散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 推导提示:“被”的本义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4.倍(bèi) (1)动词 ①通“背”,背向,背着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 ②通“背”,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 ③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2)数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过秦论》) (3)副词,更加,倍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推导提示:“加倍”是后来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与“背”同。 5.本(běn)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②根本,基础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③本业,常代指农业 今背本而趋末。(《论积贮疏》) ④书本,稿本,版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狱中杂记》) (2)动词,推究,考察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3)形容词,原来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4)副词,本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推导提示:“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6.鄙(bǐ) (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动词 ①以……为边界(边邑)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轻视,瞧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推导提示:“鄙”本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7.兵(bīng) 名词 ①兵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②士兵,军队 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战争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 ④战略战术,用兵策略 故上兵伐谋。(《孙子·谋攻》) 推导提示:“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有关;由“战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