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课《古朗月行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间。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1、学生通读全诗。 2、结合课文注解了解大意。 3、教师介绍作者当时背景。 4、体会全诗意境。 学习方法 题解 “行”是什么意思? “行”是古诗乐府诗中的一种体裁。 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朗读诗歌 理解文意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吗?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小时不识天上明月,把它称为白玉圆盘。怀疑它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上边。 月中仙人垂下双脚?月中桂树多么圆圆!白兔捣成不老仙药,借问一声给谁用餐? 蟾蜍食月残缺不全,皎洁月儿因此晦暗。后羿射落九个太阳,天上人间清明平安。 月亮沦没迷惑不清,不值观看想要离开。心怀忧虑不忍远去,凄惨悲伤肝肠寸断。 韵译 (2)将这首诗分为三层,你认为如何分为好? 第一层(1---4句)写儿时对月稚气的认识。 第二层(5---12句)写月亮的升起和渐渐地由圆而蚀。 第三层(13—16句)诗人的感慨以及心中忧愤。 3、背一背第一层,并说出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比喻。生动形象…… 4、请大家把第二层又分为二个层次试一试。 前四句写月亮升起,后四句写月亮四圆而蚀。 朗读诗歌 思考问题 你能说一说这意境是怎样的? 诗歌先写月亮的美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间。” 她像一个洁白的玉盘,又像是王母娘娘的镜子。 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作者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 “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 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 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为什么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呢?也许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吧!也许是希望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吧!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还有什么可看的呢!不如趁早走开吧。 这显然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你能理解诗歌的主题吗? 背景;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这诗歌就用“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暗指这一昏暗局面。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唐诗别裁》)。 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 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 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1、 这是一首乐府诗,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 写作特点 2、 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5****87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