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复习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0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对策 一、05年16套高考题情况 唐诗宋诗并驾齐驱,宋词曲词出乎意料,分数权重明显增加, 名人名篇只占一半,对比赏析凸现鼎势,内容丰富色彩斑斓。 唐诗宋诗并驾齐驱: 十六套试题涉及的20首诗歌中,唐诗10首,宋诗8首。作为诗歌的巅峰,唐诗权重之大在情理之中.。宋诗出现的大比重出人意料。 宋词曲词出乎意外: 作为古代诗歌另一巅峰之作,宋词仅在北京试卷中出现一词:陆游的《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数量之少,出乎意料。陆游的作品选词而不选诗更出乎意外。湖北卷选了马致远的《汉宫秋》中的曲词,也出乎意外。这个现象应该是出题人为避免压题而采取的措施,应引起注意。 分数权重明显加大: 由于诗歌鉴赏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命题人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分数权重。16套题有8套题增加了2分。大多数省市由6分增加到8分,我省已经确定为8分。 名人名篇只占一半: 名人名篇有:王昌龄、白居易、李白、杜牧、杨万里、柳宗元、王安石。 学生不熟悉的有:李华、李益、刘攽、徐凝、汪元量、方惟深、戴复古、吴涛。 学生对马致远及《汉宫秋》熟悉,但没读过其第三折【梅花酒】。 提示:复习训练不能仅限于名家名篇! 对比赏析凸现鼎势 对比鉴赏,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呈增长趋势。05年主要出现以下对比特点: 1、同题材赏析 上海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与徐凝的《庐山瀑布》,同为描写瀑布题材。 2、氛围比较 辽宁卷王安石的《江宁夹口三首》与方惟深的《舟下建溪》两诗借此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江苏卷李 益 的《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3、景象、意象、意境、情感比较 浙江卷杜牧的《奇安郡中偶题》与杨万里的《暮热游荷池上》这两首诗描写的 是什么时刻的景象?均以荷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的不同情感。 4、艺术手法比较 上海卷 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                        千古长如白练飞:                        5、关键词句比较 = 1 \* GB2 ⑴、表达意境情境:辽宁卷王安石的《江宁夹口三首》与方惟深的《舟下建溪》两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 2 \* GB2 ⑵、结构作用:湖南卷的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比较两个作者所用“望”的不同。 = 3 \* GB2 ⑶、艺术手法:重庆卷“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6、知识迁移对比 天津卷的汪元量《潮州歌》: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内容丰富色彩斑斓: 与往年相比,去年考察的内容丰富、角度全面,开放度大,可以说包含了诗歌鉴赏从内容到形式的方方面面,题量也由以往的一提一问发展到一题三问。 我省试卷一题一问,明显不足,今年应有所变化! 二、诗歌鉴赏试题考察的角度 诗眼意蕴:天津卷“望”,上海卷“挂”等 妙句赏析:全国卷 = 2 \* ROMAN II“抱膝灯前影伴身”, 江苏卷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 苔。” 技巧分析:全国卷 = 2 \* ROMAN II“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重庆卷“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修辞运用:湖北卷-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江苏卷考了用典。 内容把握: 十六套试题都有。 创新评价:上海卷、广东卷、山东卷,谈自己的 评价(看法)。 概括起来考了两个问题: 其一:诗歌写的是什么: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包括重点词的深刻含义、诗句的深层次含义以及全诗意象、意境、情感的理解等。 其二:诗歌是怎样写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写:鉴赏与评价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结构、章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抒情方式及修辞炼字等 。 三、在高考复习的冲刺阶段,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强化学生的知识储备。 注意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学会辨析题型特点,规范答题思路和模式。 (一)、强化学生的知识储备。 储备的知识内容包括: 主要作家生平经历,生活背景,思想倾向。2、常见的诗体题材和思想感情类型。 3、常见的诗风和典故。4、常用修辞方法以及作用。5、必要的表达方式。6、常见的意象。7、常用术语。8、常见的篇章结构类型。 主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