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荣氏家族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荣家是爱国资本家的典型代表,解放后,获得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对于这样家族重视有加也是理所当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戎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采访时说。 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百年来,荣氏家族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王牌称号,他们在商场上的纵横驰骋,独领风骚,也逐步为他们在政治上赢得了较高的话语权 一、民国初期兴办实业潮(1912—1919) 1、原因 (1)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3)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4)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5)“一战”爆发,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战争需要的刺激 2、概况: 1)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的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 2)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 3)此外,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增长 巩固练习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是( ) A.自然经济的抵制 B.封建统治的阻碍 C.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D.官僚资本的压迫 法币政策实施后,官僚资本用法币兑换白银,很快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 在斗争中求发展 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他们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组织和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和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表现:P41 “币制改革” 时间:1935年 目的:防止白银外流 内容: 影响: (1)积极:在中国货币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消极;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巩固练习4: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币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国民政府为防止白银外流而采取的措施 B.以中央、中国、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 C.白银与法币共同流通 D.中央、中国、交通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 课程标准:?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信泰富集团董事长荣智健,其父荣毅仁。“福布斯2005中国富豪榜”揭晓,荣智健家族以16.44亿美金排在第一位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父亲:荣德生;伯父:荣宗敬。从上海市副市长到国家副主席。曾被美国《幸福》半月刊评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是建国后国内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 荣德生、荣宗敬,是荣氏家族兴起的第一代,荣氏兄弟为中国民族面粉工业、棉纺织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旧中国有名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 1896年,荣氏兄弟看到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七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1900年他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经营,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 思考1:荣氏兄弟在这个时候创办企业有哪些有利因素? 1、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3、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2、清政府为解决内外交困,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温故知新 1912年辛亥革命的爆发, 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了一阵子,政府也大力倡导实业。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锐减。荣氏看准了面粉、棉纱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同时抓质量、创名牌,强化企业管理,不遗余力。他还独出心裁使用促销手段。 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用国货”更是推动了荣氏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1914—1922年8年间,面粉系统发展为12个厂,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申新纺织系统陆续增加了五个纱厂。荣氏企业已稳操“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桂冠。 思考2:20世纪初的20年间可谓是荣氏企业成长的“春天”,你认为这段期间促进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短暂的春天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年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