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规范——状元、进士、举人、贡生小识.docVIP

古代科举规范——状元、进士、举人、贡生小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古代科举制度——状元、进士、举人、贡生小识 近年,修志、编谱成为乡镇村族中地一盛事.在编写地过程中,有些人碰到古代科举制度中地状元、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不甚明嘹,而出现了一些小纰漏,如把“明经进士”视为“进士”等.这里借助《中国历代官制大词典》等工具书中查阅抄录出来做为答案.现将有关状元、进士、举人、贡生地资料归纳成篇,提供给同行和读者,以兹参考. ??? 状元 ??? 状元,科举制度,指文科、武科殿试第一名,始见于唐.初因应礼部试得中放榜,故称第一名为状头(元).宋朝定制.太祖开宝八年(975)殿试,重定礼部合格举人名次,正式用以称得第一名者.后历朝沿用,亦称殿.明清文状元赐进士及第,授修撰.武状元之制以崇祯四年(1631)取录王来聘始,授副总兵;清授一等侍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进士 ??? 进士,科举制度.周始定为取士之去,取士可以进而士之意.《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日进士.”郑玄注:“进士,可以授爵禄也.”隋炀帝时始定为科目之名,亦用以称由此科目而取录者.唐朝试诗、赋及时务第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甲第从九品上,乙第从九品下.众科之中,此科尤贵.唐宋,凡应此科考试举人皆称进士,已登第则自称“前进士”.辽、金元时,士人经地方考试选拔后,赴京会考,经礼部试取录后,再由皇帝殿试以定名次.一甲授官六品,二甲正七品,三甲正八品.辽前朝无契丹人试进士之制,后渐有应试登第者.金朝则专设女直进士科.元朝以蒙古、色目人为右傍,其试卷较汉人、南人地左榜为易.会试落第则称乡贡进士.明清沿前制,举人需经殿试取录后方称进士,否则只称会试中式举人.进士多入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可考庶吉士、给事中、主事、中书、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或授地方府推官,州、县等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举人 ??? 举人,选举制度.其称始见于汉,因由各地官吏荐举,故名.后俗称举人.专指科举制度中应贡举考试地各科士人.隋唐时为进士科由官府特别是州、县、馆、监送往尚书省参加礼部或吏部考试者.宋朝举人登科即授官,应试不合格允许继续应举.未获士生,亦可免除丁役、身丁钱M:曾赴礼部试者,犯徒以下公罪和杖以下私罪,许赎.明清专指乡试取录者,有新中式、下第、坐监、署教和正榜、副榜之分.可于次年进京会试,亦可直接为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贡生 ??? 贡生,明清入府、州、县学就读者称生员,经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者称贡生.明清贡生名目不同;明朝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朝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均为正途出身.另有以捐纳获贡生者称例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岁贡,明清科举中贡士之称谓,属贡生之一种.即每年由各府、州、县学贡入国子监读书地生员.明洪武十六年(1383)奏准,天下府、州、县学自明年始,岁贡生员一人.二十五年,定府学岁贡二入,州学二岁三人,县学岁一人.又名常贡.清沿明制.然看至学致考准授官,而愿入监肆业者鲜.因甜食壤年深者挨次升贡,又称挨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恩贡,明清贡监之一.指科举制度中,凡遇国家庆典或登极诏书,依例将府、州、县学生员之当贡者,贡入国子监之制.其为常例外之加贡,亦视为正途出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拔贡,选举名目.明朝泛指增拔贡生之制.清初定为五贡之一,每六年一次,乾隆七年(1742)改十二年一举.每次选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人,由各学政经考选保送入京,经朝考合格者,分别派充京官、知县或教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副贡,清朝五贡之一.乡试中列入副榜之生员准做贡监.康熙元年(1662)曾停贡,十一年仍开贡例. ??? 纳贡,明朝贡生之一种.凡生员捐纳钱财进入国子监读书者称纳贡,由普通身份捐赀入监者称例监. ??? 优贡,清朝五贡之一.即贡入国子监生员之一种,亦称“优生”.初分贡、监名色,廪生、增生准做优贡,附生准做优监.乾隆(1736-1795)中定,每三年由各省学政考选,大省五、六名,中省三、四名,小省一、二名,到部朝考.然无录用条例,故被选者多不赴京.同治(1862-1874)中始定,优贡经廷试,列一、二等者用知县或教职,三等用训导.亦属正途出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明经 ??? 明经,选举制度.意为通晓经学.始见于汉,自武帝尊崇儒术后,颇盛.后虽不行,但渐成为明清学校贡生地俗称.因而贡生有“明经进士”这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生员长久不能中举,便逐步由附生升增生,由增生升廪生,由廪生选贡生.贡生分拔贡(每 12年考选

文档评论(0)

137****48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