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现状及对策_语文论文.docVIP

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现状及对策_语文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现状及对策_语文论文_范文先生网 [作者]? 李镗 [内容] ??? 首届全国中学生(初中组)语言文字应用竞赛已经结束。透过这次有益的活动,来探究一下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教育工作者、语言文字工作者为提高中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主要开展哪些工作,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 一 ??? 从初赛的成绩统计看,全国参赛的13个省、直辖市,大部分学校的平均成绩在60分上下(计算机处理汉语汉字的初步知识部分占10分,未计算在内),如果扣除“有关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初步知识”的得分(这部分占10分,学生得分率达95%),那么语言文字应用部分的得分率则要低于60%。决赛甲组试题总分为700分,5个队总得分为510分,得分率达72.8%。乙组试题总分为570分,5个队总得分为290分,得分率仅为50.8%。考虑到初赛和决赛都是经过较充分的准备后进行的,所以上述两组数字表明,目前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较多,水平亟待提高。为便于说明问题,我们从省级重点校、城区普通校、乡镇普通校随机抽了131份初赛试卷做了统计分析。 ??? 1.字形规范 ??? 字形规范涉及错别字、繁体字、笔形、笔画数、笔顺等内容。学生对常写的字掌握较好,如“罐头”的“罐”、“就餐”的“餐”、“副食”的“副”等,但对一些常说而不常写的字则掌握不好,如“荧光屏”的“荧”、“萤火虫”的“萤”、“轻盈”的“盈”、“户枢不蠹”的“蠹”等。对笔画数掌握较好(试卷第14题,得分率为85%),而对笔形、笔顺则掌握得较差。很多学生不了解基本笔形(笔画)为8种,即点、横、竖、撇、捺、提、折、钩。“以”字和“引”字的起笔都属折笔(该题得分率仅为21%)。试卷第13题问各组字最后一笔笔形相同的一组是哪组。正确的选项是D--“戒母卵肃祭”,选对的只有31%,问题出在“肃”字上,多数学生写“肃”时最后写右下的一竖,而不是最后写下边中间的一撇一点。51%的学生选了错项C--“务场身卢必”,问题出在“必”字上,“必”字的一撇应为第四笔,而不是最后一笔。失分率高的还有第10题,50%的同学没看出“一愁莫展”中的“愁”应写作“筹”,12%的同学没看出“变本加利”中的“利”应写作“厉”,8%的同学没看出“知迷不悟”中的“知”应是“执”。单看“愁”和“筹”、“利”和“厉”、“知”和“执”一般是不会混淆的,但在应用过程中,在某个词语环境中,学生就分辨不清了。究其原因,恐怕跟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把字义(语素义)和词语义联系起来理解和记忆很有关系。 ??? 2.读音规范 ??? 从决赛看,重点学校读音规范的问题解决得较好。读初中教材中的书面语词,甲组5个学校代表队均没有读错的,而乙组5个队中4个队有失误,如把“曲高和(hè)寡”的“和”错读为é,“为(wèi)虎作伥”的“为”错读成wéi。从读错的例子看,一是读字读半边的情况较多,如把“酗(xu)”错读为xiōng,把“吮(shǔn)? ”错读为yǔn,把“酊(dǐng)”错读为dīng。二是多音字问题多。试卷第19题要求判断带点字读音都不同的词,正确选项为B--着数、着慌、衣着、看着。其中的“着”依次读为zhāo、zháo、zhóo、zhe,答对的为59%。 ??? 3.理解字词义 ??? 学生理解字词义的能力在这次竞赛中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测试:(1)多义字(语素)在不同词语中表示的意思,(2)多义词在话语中表示的意思,(3)新词语的意思,(4)词语的临时意义。学生对多义词的理解比对多义字的理解情况要好。试卷第17题要求学生明辨“活”这个词分别做动词、形容词、副词时的意思,得分率为82%。试卷第9题、第16题要求学生分辨多义字字义,19%的学生分不清“筹划”和“划算”中“划”的意思,12%的学生混淆了“洞”的两个主要意思:在“洞察”“洞悉”“洞彻”中“洞”表示深远透彻,在“漏洞”“空洞”“洞穴”中“洞”表示物体中间的穿通或凹入较深的部分。第34题要求判断画线的词语中没有使用比喻义的句子,得分率仅为15%。选项A--“看得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中起比喻作用的是“像乌鸦盘旋在头顶”这个短语,“乌鸦”在这里没有比喻义。反之,另三句话中的“尾巴”“金马车”“水龙头”在句中有比喻义。这说明学生不善于依据语境来分析判断词语在话语中临时产生的意义。 ??? 4.使用工具书 ??? 使用工具书的水平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成正比的,所以使用工具书就成了检测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一个内容。试卷第7题要求学生将几个省按《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顺序排列,实际上是检查学生能否熟练正确地使用音序检索法。从答卷看,主要问题出在以z、c、s、zh、ch、sh为声母的音节排列顺序上。25%的学生将“四川”排在了“陕西”的前

文档评论(0)

170****02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