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入巴西及遗存述略.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年中国文化传入巴西及遗存述略    【内容提要】中国文化远在16世纪末已传到巴西,至今在巴西仍可找到诸多中国文化遗存以及巴西人生活习俗中所表现出的中国影响。在19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与巴西之间因澳门作中介而得以沟通。中国文化传入巴西以有形文化即以实物为载体的文化为主。中国无形文化传入巴西与有形文化传入巴西并非同时起步,这种情况与中学西渐欧洲存在明显差异。中国文化对早期巴西社会的强势影响未能长久延续,这与巴西社会自19世纪中叶起开始明显西化和中国自1840年起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存在因果关系。【关键词】中国文化/中学西渐/巴西/澳门中介中学西渐,说的是中国文化传至欧洲并对其产生重要影响。这一历史现象已为中国人所熟知。然而,中国人中知道中华文化如何传到巴西且至今仍有遗存可寻者,为数甚少。提出中国文化对巴西产生影响这一论点的不是中国学者,而是巴西学者。巴西当代伟大思想家、社会学家、东方学家吉尔贝托·弗莱雷(GilbertoFreyre,1900~1987)远在1936年即指出,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对巴西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他甚至提出,巴西是美洲的中国这样一个命题。①这一论点已得到巴西中国学家的认同②。巴西现任文化部长吉尔托·吉尔20XX年10月11日在北京大学巴西文化中心的一次演讲中说,中国上乘而精致的物件,诸如丝绸、刺绣、瓷器和香扇等尚存于巴西,成为当今两国拥有共同点的深厚基础。近年来,由于中巴关系迅速发展,中国文化传入巴西及对巴西的影响已成为巴西学者研究的课题。相比之下,中国学者在这方面尚未有重要建树。研究中国文化对包括巴西在内的拉丁美洲的传播及在那里发生的影响,应是中国学者提到日程上的任务。本文仅就中国文化传入巴西及当今可寻的遗存、澳门在中国文化传入巴西过程所起的桥梁作用、中国文化缘何未对巴西主流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作用作简要论述。一中国文化传入及遗存列举物的交流与人的迁徙是文化传递的重要载体。美国着名汉学家费正清说过:炮艇和纺织机器是常常带着他们的哲学一起进来的。③在早期,中国文化向巴西传递主要是通过物的交流而实现的。(一)农作物的移植巴西从中国移植的农作物种类虽然不多,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品种。茶为其中之一。1812~1819年间,一批中国内地茶农被葡萄牙殖民者招募经澳门遣往巴西里约热内卢。此前,里约热内卢植物园(建于1811年)已于1812年获得了由澳门寄去的茶种。在当时出版的《巴西游记》一书对中国人在里约热内卢种茶作了肯定性的描述。该书作者于1817年写道,在里约热内卢植物园中有600株中国茶树。来到巴西的中国茶农不是那些因生活贫困而背井离乡流落到爪哇及邻近岛屿像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加利西亚人那样找工作的沿海居民,而是来自中国内地种茶经验丰富的人。④文献记载,1808~1812年间任巴西外交大臣的D。罗德里格·德索萨·科蒂尼奥·利尼亚雷斯伯爵,是他制订了将熟知种茶的中国垦殖农引进巴西的方案。上述情况为巴西森林协会于1994年在该国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予以证实。至今矗立在里约热内卢巴西蒂茹卡国家森林公园的着名的中国亭,是19世纪初中国侨民先驱者在巴西生活和劳动的象征。中国人在巴西种茶获得一定成效,但巴西终未成为一个主要产茶国。其中原因虽然很多,但一个重要原因是英国极力反对巴西种茶。英国人不允许在其茶叶国际贸易垄断中出现竞争对手。英国人认为,同先前巴西发展蔗糖生产并成功将其销往领地以外一样,巴西如果发展茶叶生产,有可能使上述情况重演。因此,英国王室极力进行扼制。⑤巴西引进华人种茶的意图虽然没有完全实现,然而中国文化却因中国茶农的进入,以及种茶技术和饮茶方式的展示而传入巴西。放弃种茶营生、定居在巴西的中国人,多数以商贩为生。中国人从事职业范围的扩大,扩大了他们在巴西的活动范围,因而也扩大了中国文化在巴西的传播和影响。在传到巴西的作物中,我们还应该提到大豆。具有权威性的巴西《拉胡斯文化辞典》认定,大豆原产于中国。⑥虽然大豆是如何传入巴西的至今尚未有定论,但是巴西学术权威对大豆原产地的认定,表明巴西的大豆不是直接就是间接由中国引进的。1882年,巴西在巴伊亚地区开始种植大豆。通过澳门而形成的中巴货物贸易网络,从理论上说应该是中国大豆传入巴西的渠道。在已形成的东西方贸易网络中,巴西、葡萄牙和欧洲的产品贩运至印度和中国;印度的产品被贩卖至中国;中国的产品被贩至巴西和欧洲⑦。巴伊亚在历史上是东西方船只在巴西的停泊地和东西方货物的集散地。看来,巴西的大豆种植首先始于巴伊亚地区,这绝非偶然。可以推测,中国大豆种子很可能是通过巴伊亚(萨尔瓦多)而进入巴西的。巴西的巴伊亚地区属热带气候,该地不适宜大豆种植。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巴西的大豆种植并未形成规模,与此不无关系。20世纪70年代之后,巴西的

文档评论(0)

137****12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20044334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