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建筑风格.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代建筑风格浅谈 汉代建筑浅谈 摘要: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 此时高台建筑减少, 多屋 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 , 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 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 , 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中国建筑体系已大 致形成。 关键词: 城市建设 汉代木构建筑 组合式建筑 楼阁 陵墓 经过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华夏大地又重现了往日的安宁与欢笑—— 中国自此进入了一个相对长的繁荣时期。因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此时 科技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的编著,造纸术、 地动仪的发明,以及天文、历法、医学等一系列的成就奠定了当时中国在 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汉朝疆域也是扩张到空前的辽阔,势力甚至也伸展至 中亚;汉朝与周围许多国家有着广泛的交往,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引进了 乐器、舞蹈、杂技、雕刻、佛教、良马和农作物,而汉朝的丝绸、漆器、 铸铁术、凿井术、农业灌溉技术也传到了西域。汉朝的空前的强盛,使中 国人几乎和汉人划上了等号,从此 汉字,汉族 的称谓就沿用至今;汉朝 的辉煌,足可以和伟大的唐朝相比,故现今人们常以“汉唐盛世”并称。 两汉时期可谓中国建筑青年时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 之记载颇丰,建筑组合和结构处理上日臻完善,并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 来民族建筑的发展。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 至今没有发现一座汉代木构建筑。 但这时期建筑形象的资料却非常丰富,汉代屋墓的外廊或是庙堂、外门、 墓内庞大的石往、斗拱、都是对木构建筑局部的真实模拟,寺庙和陵墓前 的石阙都是忠实于木构建筑外形 雕刻的,它们表示出木结构的一 些构造细节。但这些“准实例” 唯一的不足之处是无法显示室内 或内部构造。但大量的汉代画像 砖,画像石和明器,对真实建筑 的形象、室内布置、以及建筑组 群布局等方面都作出形象具体的 补充。根据这些,人们对汉代建 筑的认识才充实丰富起来。(明 器,即冥器。活着的人相信死去 的人灵魂不灭,将在另一个世界 重生,因而把他生前用过或喜欢 的东西仿制出来埋在墓里。) 西汉仍盛行高台建筑,很少 发现西汉时期的陶楼,故西汉时期时期的高层建筑还未大量兴起。东汉时 期各地建高楼,中国木结构体系已初步形成。 一.汉代城市建设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龙首塬北坡的渭河南岸汉城乡一带,距今西安 城西北约5公里。其作为都城的历史近 350 年,实际使用年代近 800 年, 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繁华的国际性大都 市。公元前 202 年,高祖刘邦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营建长乐宫,揭开了长 安城建设的序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