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探析梅兰芳的戏曲电影
[摘要]梅兰芳先生是在戏曲艺术片探索中作出重要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的代表,也是中国京剧演员中拍摄电影最多的人。本文通过梅兰芳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五六十年代的电影实践来论述梅兰芳各个时期拍摄的戏曲片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他的戏曲片拍摄经验推动了中国戏曲片的发展,把京剧艺术美学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梅兰芳;戏曲;电影
我国电影和戏曲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戏曲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它源远流长,中国电影的历史就是从戏曲开始的,说到中国的戏曲电影,不能忽略京剧大师梅兰芳,从1920年起梅兰芳将多部自己的剧作搬上了电影银幕。梅兰芳先生不仅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而且对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发展、繁荣同样作出了无可比拟的卓越贡献。
一、梅兰芳的早期电影实践
20世纪初电影传入中国。梅兰芳先生是个电影爱好者,他出于对电影的新奇感和为了纪念自己的表演,有把自己作品拍成电影的愿望。他曾说过,“想到戏曲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永远看不见自己的戏,这是一件憾事。只有从银幕上才能看到自己的表演,而且可以看出自己的优点缺点来进行自我批评和艺术上的自我欣赏。电影就好像一面特殊的镜子,能够照见自己的活动的全貌。因此,对拍电影感了兴趣”。
1920年,梅兰芳先生开始了拍摄电影的尝试,先拍了《春香闹学》。《春香闹学》是明代汤显祖所著昆曲《牡丹亭》传奇中的一折,是京剧中的传统旦角戏,也是梅兰芳的代表作品之一。之所以选拍这部戏,据梅兰芳先生在《我的电影生活》一书中所记,是因为“这出戏身段表情比较多,适合于拍电影”。梅兰芳在影片中扮演春香。影片使用了特写镜头,这在早期远景和全景段落镜头居多的影片里实属罕见。据梅兰芳先生在《我的电影生活》一书中所记,“春香的出场用了一个特写镜头,我用一把折扇遮住脸,镜头慢慢拉开,扇子往下撤渐渐露出脸来,接着我做了一个顽皮的笑脸,那天拍摄时有一个美国电影公司的朋友来参观,对这个镜头的表现方法和春香的面部表情都十分欣赏”。在这里用电影镜头对戏曲故事进行了分切。影片中春香假领“出恭签”去逛花园一场由舞台上的暗场改成了明场,用了一座中国式的私人花园,花园里有一片平坦的大草坪,场景上增加了春香打秋千、捉蝴蝶、拍纸球等舞蹈动作。据梅兰芳先生在《我的电影生活》一书中所记,“我在花园里的草地上做了许多身段:打秋千、扑蝴蝶、拍纸球,等等。不过都很幼稚,因为没有打过秋千,站到架子上去不敢摇荡,倒也合乎小春香的年龄。”当时摄影尽可能地适应我国传统戏曲表演的特点。
梅兰芳先生拍完《春香闹学》后接着拍《天女散花》。梅兰芳先生拍摄了《天女散花》中的“众香国”“云路”“散花”三场戏。这个戏的服装是采取古画上天女的形象设计的,当时称为古装。梅兰芳先生在饰演天女时,创造性地利用附在胸前的两条长飘带,做出有雕塑的各种姿势,表现了天女的凌风飘逸、御风而行的意境。在天女御风而行的几个镜头中,《天女散花》中对移动云彩做了叠印处理,借以增强表演的气氛和美感。影片《天女散花》中的绸舞使其成为经典。
1924年,梅兰芳先生又拍摄了《西施》一出戏中的“羽舞”、《霸王别姬》一出戏中的“剑舞”、《上元夫人》一出戏中的“拂尘舞”、《木兰从军》一出戏中的“走边”、《黛玉葬花》一出戏中的“葬花”等几个片段。同年还拍摄了京剧《帘锦枫》一出戏中的“刺蚌”一场。这些片段场景清新、含蓄、隽永,有委婉缠绵的古典意蕴。在艺术处理方面又有了进步,特别是在利用电影所特有的镜头转换方面,既基本保持了戏曲表演艺术本身的一些特定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戏曲艺术和电影艺术在时空推移和场面调度上的某些矛盾。给了旧的舞台以新的生命,为以后的戏曲电影拍摄提供了难得的经验。
总的来说,梅兰芳先生拍摄的这些早期影片主要是用记录的手段拍摄了一些梅兰芳先生的戏曲表演片段。这种纪录式的段落拍摄,从观众的视点把一个镜头全景拍下来,这种纪录基本上忠实于舞台的演员表演、时空转换、场面调度和布景设计,但与《定军山》等最早的戏曲片又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不是对戏曲舞台的刻板记录,而是第一次用电影手段来体现传统戏曲所创造的艺术美,显示出欲把戏曲和电影两种艺术形式加以融合的创造性想法,虽然还无法把戏曲和电影进行有机的融合。如据梅兰芳先生所记,“我记得春香领了出恭签走出来时,感觉到书房的门十分高大,不甚相称。”又如在道具上,用了红木制的书桌、椅子等实物,却又安置在用舞台布景片子装置的书房内。这些都透出早期戏曲片试验中所存在的戏曲中的舞台和电影中的现实场景处理之间的矛盾。但梅兰芳先生拍摄的这些早期影片开启了戏曲电影创作的先河,也同时开创了一条戏曲和电影进行融合的艰难之路,使中国戏曲片创作开始由戏曲纪录片向戏曲艺术片过渡。
二、梅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