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基本情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肥市相关情况简介 目 录 基本市情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产业基本情况 合肥市相关情况简介 一、基本市情 合肥,安徽省省会,居江淮之间,拥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辖5县(市),4区,4大开发区,市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人口761万。 自秦朝置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三国旧地、包公故里”之称。半汤、汤池温泉闻名天下,享有 “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0天,是国家首批命名的3个园林城市之一,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区位交通优越。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中国中部最靠近东部沿海地区的省会城市,也是长三角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以合肥为圆心,半径500KM的范围,覆盖中国东中部地区最发达的7省1市、5亿人口,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产业发展,都存在大量的机会,都是巨大的市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已形成“一环七射”高速公路网。铁路:未来几年将有10条高速铁路和电气化铁路交汇于此。航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为4E级、设计年吞吐量达2300万人次。水运:2000吨级货轮可从合肥经巢湖、裕溪河通江达海。合肥港综合码头二期工程竣工后,年吞吐能力将超过50万标箱。合肥已与长三角地区海关实行跨关区“属地报关、口岸验放”一体化通关。拥有出口加工区和综合保税区。 科教资源丰富。合肥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发表的《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报告中,合肥位列中国城市基础科研实力第三。拥有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各类研发机构564个,中国科技大学等各类高等院校60所,在合肥工作的两院院士71人,在校大学生41万人。福布斯《2011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中,合肥人才和创新指数均位居前列。组建了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语音信息、现代显示、光伏光热、节能、环境工程、农产品加工研究院、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合肥家电技术工程院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 对外开放扩大。先后与国外12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同18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经贸往来。目前,已有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在合肥投资发展,其中,有境外世界500强投资企业45家,包括麦德龙、江森自控、日立、三洋、三菱商事、三菱电机、联合利华、ABB、可口可乐、伟世通、大陆轮胎、住友化学、法液空、家乐福、沃尔玛、乐购、丸红、韩国乐天、美国3M、丰田通商、威胜利、麦当劳、普莱克斯、东海橡胶、爱依斯、爱思开、百安居、三井物产、UPS、和记黄埔等。先后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中国城市整体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30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被列为未来10年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其中合肥的社会公平竞争力指数在全国城市中排在第一位。《日本大和证券》将合肥列为日资企业对中国大陆投资的首选城市。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合肥是中国发展最快城市之一,“十一五”以来,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茅。世界著名杂志《经济学人》发布世界增长最快都市经济体,按实际人均GDP计算,合肥排名全球第一;按就业计算,排名全球第二。 经过“十一五”以来的快速发展,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合肥的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大多从第17位、第18位,提升至或逼近前10位。 2013年合肥市围绕“新跨越、进十强”的奋斗目标,全力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经济实力增强同时,多项经济指标实现更大突破:生产总值达46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8和1.1个百分点,人均GDP首次突破6万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7600亿元,实现增加值1907.4亿元,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4%,高于全国、全省4.7和0.7个百分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08亿元、增长2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逼近1500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800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超1万元、增长14%。 2014年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63.8亿元、增长10%。1—4月,规上工业总产值近2700亿元,增加值680亿元、增长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0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1700亿元、增长20%,其中工业投资180.4亿元、增长15.3%;财政收入312.4亿元、增长2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7.6亿元、增长29.3%。一季度,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合肥生产总值居第10位(超过哈尔滨、石家庄、长春、西安市)、增幅居第5位;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居第10位(超过福州、石家庄市)、增幅居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第2位(超过南京市)、增幅居第10位

文档评论(0)

151****0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