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沂蒙红色之旅.docVIP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沂蒙红色之旅.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山东师范大学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沂蒙红色之旅 人口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0601 孟原 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著名的战场,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命运。1947年,我军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一举扭转华东战局。红嫂乳汁救伤员、沂蒙六姐妹英勇支前的故事感人至深。 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时期,这块热土上逐渐形成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激励一代代沂蒙人勇于创新,不断进取。我们此次的实践活动就在沂蒙山区参观革命遗址,拜访支前英雄,并做了有关调查等,寻觅着沂蒙精神的足迹。 “68年前,八路军115师从延安挥师挺进山东,创建了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从此,八百里沂蒙红旗漫卷,红星闪耀,成为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根据地420万人中,有120多万群众参军支前,10万革命先烈的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在这里走过,送子送郎参军的场面感动过千万人,红嫂挤乳汁救伤员的故事流传到今天……” 为了加强当代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了解,使革命精神得以更好的宣传与弘扬。我和我的几位高中同学于1月27日、28日在自己的家乡沂蒙山区进行了主题为“沂蒙红色之旅”的社会实践。为期两天的实践活动中,我们瞻仰了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和烈士陵园,并访问了革命战争年代中的支援前线模范“沂蒙六姐妹”。 8月4日早晨8点,我们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出发前往“沂蒙六姐妹”的家乡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到达目的地时,六姐妹中82岁的伊廷珍老奶奶从家中主动跑出来迎接我们。虽已82岁高龄,但老奶奶身体依然健康硬朗,活泼爱笑。握着老奶奶那饱经沧桑的双手,我们仿佛触摸到了她们当年奋战中的土地与硝烟。随后我们见到了另外两位健在的老奶奶,83岁的张玉梅和79岁的伊淑英。其他几位老奶奶已经先后离开人世。 “1947年,反攻在眼前,抬着子弹箱,一起到前线,做鞋做袜送到战场上,爬过大山顶,就是大平原,鸡鱼肉蛋慰问咱伤号员”,老奶奶们在与我们的交谈中亲口给我们唱了当年在孟良崮战役中的支前歌曲。她们告诉我们,现在想想那个战争年月,真的是相当艰苦,起早贪黑地为军队烙煎饼、做鞋做袜、缝衣服。然后挑着担子没日没夜地运输到前线上。中途饿了就捋一把榆钱,拔几个红薯充饥。说着老奶奶便翻开自己的衣服,让我们看里面的大衣兜,她说当时就把红薯等吃的东西放在这样的衣兜里,挑着担子就奔前线去了。当年吃的东西十分紧缺,战士们甚至连杨树叶都拿来吃;医疗条件也极其简陋,伤员出血时连用来包扎的纱布都找不到,只好找一些牛羊的粪便堵着伤口,充当纱布。老奶奶们现在仍然吃着当年的粗粮饭、小米粥。别人做的放了鸡鱼肉蛋的饭菜她们吃不习惯,饭都是自己亲自做着吃,她们说还是以前的东西最好吃。 老奶奶们还给我们讲述了当时日军来到这里的时候,她们接到指令迅速转移,逃往河北避难。白天隐藏起来,到了夜里才敢行进,她们拼命的奔跑,迅速地渡过黄河,日军到了黄河岸边遭到埋伏在那里的我军狙击,局势才得以缓解。在河北待了半年后返回家乡,才得知她们刚撤离不久,家乡就遭到日军的狂轰滥炸和扫荡。 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在老奶奶们精彩的故事中流过,我们和老奶奶们合影后告别,临别时82岁的伊廷珍老奶奶说了这样的话:“当时我们支援前线的时候,指导员就和我们说,你们现在好好干,多做事,以后中国解放了,党和人民忘不了你们,会有很多人来看望你们的!”说着用手捂着嘴呵呵地笑,“你看现在你们这些大学生,个个身体好,文化好,都来看我们,我们真是太高兴了!”其实真正高兴的是我们啊,没有老奶奶们这些人在那个岁月的战场上挥洒着她们的青春,哪来我们现在的青春绚烂,我们现在所做到的只是来看望一下革命前辈,献上自己那一份微薄的心意,却怎能报得她们做出的无私奉献? 27日晨8点,我们出发前往位于蒙阴县垛庄镇的孟良崮战役遗址。 1947年5月,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蒙阴东南地区,对国民党军队发动了一次山地进攻战役――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在陈毅、栗裕的指挥下,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气概,经浴血奋战,3日内一举歼灭号称“五大主力之首”的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击毙敌中将师长张灵甫,少将副师长蔡仁杰,毙伤、俘敌三万二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一举粉碎了蒋介石对山东省重点进攻的战略计划,扭转了华东战局,在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由此,“英雄孟良崮”成为沂蒙山的象征而名扬海内外。 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坐落在孟良崮山的主峰顶,标志鲜明,车还在前往垛庄镇的公路上行驶,我们在车里就已经能够看到纪念碑巍然屹立于群山之上,肃穆庄严。我们顺着盘山公路开始向孟良崮主峰进发,相传宋朝杨家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