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讲义.pptx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讲义.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索引;主要线索归纳;政治模块线索 线索1 近代以来维护国家主权的民族战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开拓市场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虽然拥有政府并是独立国家,但通过不平等条约,使大量主权沦丧。“半封建”是指虽然形式上仍然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但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等因素不断发展。;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日本为满足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2)结果:签订了《马关条约》,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原因:根本原因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 (3)影响: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5.抗日战争(1931~1945年) (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反抗日本的侵略,展开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侵华日军罪行: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组建“七三一部队”,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3)全民族抗战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工农革命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②战略防御阶段:两个战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③战略相持阶段: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 ④抗战胜利: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展壮大,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4)意义:近代中国一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线索2 近代以来中国求民主、建设民主、发展民主的斗争与努力 1.近代中国人民求民主的努力 (1)反对满清专制统治的民主思想的发展 ①鸦片战争前后,徐继畬的《瀛环志略》介绍了西方的政治制度,这对于开阔中国人的视野,冲破封建思想樊笼,起了一定的作用。 ②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以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公众选举官吏等。 ③19世纪60年代,王韬、冯桂芬等早期维新派主张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④戊戌变法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皇帝支持下,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他们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戊戌变法运动开创了政治民主化的先河。 ⑤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建立民国”的主张,民主共和的思想成为潮流。引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2)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斗争 ①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为维护辛亥革命建立的民主共和的成果,先后与袁世凯、段祺瑞为代表的北洋军阀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重要斗争。 ②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维护专制统治的封建思想文化。 ③国民大革命时期,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国共合作发动了以北伐战争为中心的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3)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斗争 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反专制求民主的斗争。如建立红色政权,在抗日根据地用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解放战争初期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等。 2.近代以来民主制度的建设 (1)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自由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加快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亚洲各国的近代民族解放运动。;(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①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新中国即将建立,北平政协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参与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泛地进入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和人民政协组织的正式建立。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通过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华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