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经验交流材料:“学导”视阈下的课堂教学行为重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本源问题,是如何协调、处理好学习过程中教师“导”和学生“学”的关系问题、主次问题和强弱问题。“学”和“导”,是语文教学的两条基因链,必然共存,缺一不可。教学中能否智慧地对待教师的“教(导)”和学生的“学”,决定着教学的成败。
“有效课堂”实质指“学”和“导”的有效,“生态课堂”追求的是“导”和“学”的平衡、和谐,“生本课堂”注重学生发展为本,“学”为本,教师退隐到舞台一边,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和“引导者”。如果,教学中只强调“教”,不注重“学”,或者只关注“学”,忽略“教”,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不正常的,是“问题”化了,是需要调整、改变和提升的。
由于教学理念理解之偏颇,长期存在的教学思维定势,以及语文课程本身的复杂性等诸多原因,语文教学不尽如人意。“有效课堂”成了一味追求实用,讲求知识落实的应试课堂;“生态课堂”演变成表面看似热闹、投入,实则缺乏深刻内涵的浮华课堂;“生本课堂”蜕化为学生自由学习、随意学习,教师不敢引导,不加引导的放羊课堂。
在这样迷茫的状态下,“学导”理念的提出,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构指明方向: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学中“学”“导”不谐。“学导”主张,是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新境域。
基于以上认识和思考,我们开展了“学导”视阈下的课堂教学重构行动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尝试:
一、基于学生是“学习者”的教学重构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为什么“少、慢、费、差”?教师教得辛苦,为什么学生却学得兴味索然?一个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师没有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者”,学生是具备了一定学习力的“学习者”。教师在设计、开展语文教学时,总是采取“单边行动”,仅是从自我角度出发。教师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语文课应该这样教,想当然地认为学生这个不懂,那个也不懂,无视于学生已经具备的学习技能、方法和能力,无视于学生已然积蓄的“先验知识”,往往把学生当作“零起点”。学生已经读懂的,老师教;学生自己会读懂的,老师也教。这样状态下的教学,如何不造成语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呢?
孙绍振先生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讲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这些现象,至今还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个最明显的表现是,教学时,有些教师总是打着固定套路,从导入、揭题入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忽视了学生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掌握了一定知识内容的学习事实。另一个典型的课堂教学现象是,教师很少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质疑,提出问题,有时,即使让学生提问,大多也只是为“提问”而“提问”,最终还是由教师按照自己的预设,牵着学生走。这种学习状态下的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沦落为学习“接受者”。
要想改变这种片面地视学生为学习“接受者”角色的教学现象,必须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真正的“学习者”来对待。“学导课堂”特别强调学生在“前教学”阶段的自我学习、自主学习过程。比如预习,比如在没有开展教学之前,让学生先独立做一些练习,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的“教”是基于“学”的起点和需求来开展的,这样的“导”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此谓“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所以,“学导课堂”教学结构的典型特征是,教师在进行“导学”之前,充分地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和难点。教学的起始阶段,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课文已经读懂了什么”,“这篇课文自己还有什么不懂的”,教师获得学生大量的学习信息,再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梳理,渗透教师的“导学”行为。
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教师把学生当作一个“学习者”看待,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获得了认可,学习的内容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删繁就简,精简集约,学习效率自然会获得提升。
二、基于学生是“儿童”的教学重构
小学语文姓“小”,小学语文要始终坚持“儿童立场”,把学生当作“儿童”来看。成尚荣先生认为,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儿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它至少包括了三层意思:一是指儿童没有成熟,会发生问题,有缺点、有错误是正常的,但有着巨大的潜能;二是说儿童还没有确定,一切都有待重新发现,教师的职责在于观察儿童,发现儿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三是说儿童还没有完成,有着无限可能性。
正因为学生尚属“儿童”,说明他们的“学”还是“稚嫩”的,有时是难以很好地找到“学”的捷径的,有时是不易“学”得深刻的,有时也会在“学”的活动中陷入方法、策略等的泥沼的。所以,我们说,没有一定意义上的纯粹的“学”,学生的“学”是鱼,教师的“导”是水,学生的“学”是帆,教师的“导”是风,在学习过程中,两者是不能也不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J51T 140-2020 四川省不透水土层地下室排水卸压抗浮技术标准.pdf VIP
- 中级无机化学(第二版)全书课件电子教案汇总.ppt
- 船舶保安员Z09_5384-航海知识.doc VIP
- 海尔管理案例分析.doc VIP
- DBJ51T 246-2024 四川省岩土工程勘察钻探护壁技术标准.pdf VIP
- (高清版)-B-T 28053-2023 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pdf VIP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8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功与功率课件.ppt VIP
- 2025-202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英语试题(含解析).pdf VIP
- IEEE 1188-2005国外国际标准.pdf
- 安装、调试及验收方案,安装、调试及验收方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