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阶段:活动发展阶段介绍
前言
我不得不说的几句话:
家长心态决定孩子状态
家长思路决定孩子出路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肯教的父母
自闭症儿童教育必须是父母双方乃至整个家庭统一认识高度参与的最有效的教育活动
不要过早给孩子定位下结论贴标签,你给孩子的定位及可能在潜移默化中限制了孩子自身应有的发展程度,扼杀了孩子的潜能。上帝为他们关闭了一扇门 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我们要的是我们的孩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仅是一个会生活自理的人,会一些认知的人。
家长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得到公平对待,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别人对他们和蔼、友善,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做得好的时候有人赞赏,做的不好时有人谅解和鼓励,孩子也一样;当感到悲痛、烦恼时,家长希望有人给予支持、安慰,孩子也一样。
因为聪明,所以敏感
因为敏感,所以焦虑
因为焦虑,所以不安全
因为不安全,所以害怕交流,
因为害怕交流,所以不会交流
因为不会交流,所以自闭
因为自闭,所以被当成另类
因为是另类,更加感觉不安全
一年前的今天,我记得很清楚,我坐在幼儿园的地上,看着旁边的七宝趟在地上自己和自己玩的很开心。我问自己,这个难道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要这样过一辈子么,我没工作了,七宝也是这个样子,我该怎么办,我很迷茫。
一年后,我在无数次迷茫中思考再思考,终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孩子发展的方向。那就是让孩子回到儿童正常的发展轨迹上来,然后也让我自己回到我想要的生活中去。
讨论:什么是程度?
今天刚看到一篇文章,第一句话就是说“中国的教育和美国教育、中国的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美国社会的发展水平相比,落后了整整一百年。这并不教育这一个领域的错,而是整个社会的信仰、国民的素质、政府的管理和教育者以及家庭的价值观总体的落后”。之前我一直在强调要家长改变自己固有的教育观念,进而发现,问题已经不是我们家长的问题了,几千年来我们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经让我们形成了偏离教育本质的顽固思维,我们追求的让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是求生,而不是求学。填鸭式教育,分数决定一切,等等。我们的创造性,质疑,想象力,推陈出新,哪里去了?
由此,我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一个经典的美国实验。把一个班的学习人为的按照我们的标准也就是程度分成“尖子班”和“差生班”。2个老师分别带2个班级。其中尖子班的老师总是对他们说,你们已经很优秀了,不用努力了,成绩也会好的。差生班的老师对他的学生说,你们都是很优秀的孩子,我相信你们只要稍微努力一点,成绩一定会更好的。结果一个学期下来,差生班的成绩远远超过了尖子班的成绩。为啥“程度好”的学生后来成绩还不如“程度差”的学生呢,是什么导致了他们有程度这么个区别呢?
1105西瓜妈深圳(117050754)??21:56:54有些孩子敏感而孤独,想融入社会又没有能力,意识到自己有问题而又无力改变,同时又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排挤和嘲弄。他们其实不快乐,而是痛苦,所以才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只有那样才是安全的,他们对外界有无法掌控的恐惧。
现在对孩子的教育,真的是一个比较辣手的难题,希望各个家长看看是否能采取。
第1招 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第
2招 做孩子人生成长的好榜样
3招 放下父母架子,平等对待孩子
4招 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5招 永远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第6招 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
7招 凡事都要与孩子商量
8招 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
9招 注意和孩子说话的语气
10招 鼓励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
11招 善听孩子的弦外之音
12招 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讲话
13招 尊重孩子的秘密和个人隐私
14招 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
15招 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
16招 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17招 尊重孩子的各种权利
18招 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
19招 尊重孩子的朋友
20招 发现和放大孩子的优点
21招 永远别说伤害孩子的话
22招 不在孩子面前唠叨个不停
23招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24招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25招 用沟通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26招 与孩子交流时多听少说
27招 用温和的建议走进孩子的心灵
28招 不用权威的口吻指责孩子
29招 从生活细节上体贴孩子
30招 让孩子感觉到深深的爱
31招 包容孩子的过失
32招 宽容孩子的缺点第33招 理解孩子的坏脾气
34招 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
35招 不将过高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
36招 不扮演孩子的“监工”
37招 让孩子自己作决定
38招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39招 不把家变成死板的教室
40招 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第41招 允许孩子发发小脾气
42招 不急于纠正孩子的“出格”
43招 不要和逆反的孩子较劲
44招 永远不对孩子进行体罚
45招 不粗暴专制地对待孩子
46招 赏识孩子的努力和勤奋
47招 及时夸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