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问题1: 对比三幅图,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诸侯国的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春秋后期的诸侯国 春秋后期形势图 问题2: 春秋霸主中的晋国与齐国在战国时分别出现了什么变化?(结合课本回答) 三家(赵魏韩)分晋 田氏代齐 战国七雄形势图(课本p32页) 东 南 北 西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战国铜壶(壶身刻有水陆攻战的图案) 名词解释: 战国:因各大国连年征战、相互兼并而得名。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胡曾(唐)《流沙》 战国形势图(课本p32页) 看图,找出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yǐng] 问题3: 结合课本,谈谈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秦军进攻赵国长平,双方数十万大军对峙3年。后来赵王改派赵括为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骄傲轻敌,导致赵军大败。结果赵括被射死,赵军投降。为了彻底削弱赵国,除了240个年幼士兵被放回赵国报信,其余40多万士卒全被活埋。 规模大,参战兵力多,持续时间长,伤亡大 春秋争霸战争 战国兼并战争 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当霸主,号令诸侯。 兼并对方,扩充疆域,最终实现统一 中国在兼并战争中逐渐走向统一 大争之世,人人皆有争胜之心。不争,则亡。 相关背景: 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频繁的兼并战争,西周以来的井田制及分封制走向瓦解。 问题4: 想要富国强兵,各国能否继续沿用西周的旧制度? 变革旧制,增强国力 战国时期的变法改革 邹忌改革 乐毅改革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公仲连改革 李悝变法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秦孝公 (大意:诸侯各国都鄙视、轻视秦国,这是秦国的奇耻大辱) 变法前的秦国 经济: ④秦国国力贫困,沿用井田制(公田无利可图,私田不纳税),阻碍了秦国经济的发展。 ⑤秦国各地的长度、重量、容器不一样,不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也影响了国家的税收。 政治军事: ①旧贵族世代拥有封地,实力强大,对中央政府造成威胁。 ②政府对民众管理松散。乡里常聚众私斗,影响社会安定。 ③旧贵族享有世袭特权,享受高官厚禄。许多有才能和有功劳的人得不到爵禄,因而无法吸引人才及军队战斗力低下。 问题5: 商君(商鞅)相(治理)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怨恨、仇恨)者。 ——《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引起哪些人的仇恨?为什么? 相关史事 太子的两个老师故意唆使太子犯法,以阻止新法的推行。商鞅不畏权贵,严格执法。两位太子师分别被脸上刺字和割鼻子。从此,旧贵族不敢在公开破坏变法,新法顺利推行。 商鞅变法遭到秦国旧贵族的激烈反对。除了秦孝公的坚定支持外,商鞅为什么能变法成功? 问题6: 不畏权贵,严格执法 立木为信 有令必行,取信于民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战国策》 问题7: ……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 商鞅变法最终使秦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富国强兵 政治上:改革内政,废旧立新 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都江堰现状 问题8: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由谁修建的? 材料阅读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每当春夏,山洪江水奔腾而下,但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了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都江堰示意图 玉垒山 水害 水利 鱼嘴 玉垒山 宝瓶口 飞沙堰 玉垒山 都江堰示意图 竹笼卵石 玉垒山 都江堰示意图 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谈谈都江堰三大主体工程是如何发挥分水、防洪、灌溉的作用的? 问题9: 玉垒山 问题10: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修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结合课本,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有什么影响? 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小结: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大动荡 大变革 七雄并立 争霸战争 兼并战争 (战争之变) 变法图强(秦国商鞅变法) (制度之变) 铁器牛耕的推广 兴修水利(都江堰) (生产之变) 检测题 1.战国时期,发生了“三家分晋”的事件。这“三家”是 A.齐、楚、燕 B.韩、赵、魏 C.秦、赵、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