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例介绍 患者 女 18岁 双髋关节、痛3年入院 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髋部肿胀、疼痛,性质为隐痛,曾在当地医院就诊,仅行止痛等对症治疗处理,后症状加重重来就医。 PE:双髋部及左股内侧可触及软组织肿胀,压痛(+),关节及下肢活动可; 实验室检查: WBC 6.9×10∧9/L; RBC 3.46×10∧9/L; ESR 45mm/h 读片 病理结果 病理诊断: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送检灰黄色不规则组织3*2*1cm大小,肿瘤组织伴坏死,免疫组化结果:S-100(+)、LCA(-)、CD3 (-)、 CD20 (-)。 术中见髋骨多发破坏,呈肉芽状改变,股骨粗隆处见病灶7×4×9cm,如烂肉状,褐灰色,壁硬化,清楚。 讨论 嗜酸性肉芽肿与韩-薛-柯病、勒-雪病同属组织增生性疾病,共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即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骨嗜酸性肉芽肿是最轻、预后最好的一种,约占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的60%~80%。 男性多于女性,主要见于儿童、青少年,高峰年龄为5~10岁。 好发部位为颅骨、下颌骨、脊柱、肋骨、骨盆骨和长骨,特别是股骨和肱骨。 临床上可分为单发和多发型,前者常见。 临床症状为局部疼痛、肿胀和肿块,可有病理性骨折。 讨论——影像学表现 长骨和短骨的病变,首先发生在骨髓腔,为边界清楚的破坏区,继而侵及骨皮质,并有骨膜反应,亦可见到膨胀性骨质改变; 颅骨和骨盆的病变,呈边界清楚的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有或没有骨质硬化边; 颅骨和管状骨的病变都可能伴有软组织肿块。 椎体嗜酸性肉芽肿的特征性表现是椎体塌陷变扁,薄如“铜钱”。 儿童常见椎体病变也可表现侵及椎体和附件的肥皂泡状、膨胀性骨质破坏,而没有明显的椎体塌陷。 当多个椎体受侵时,椎间盘正常。 还可见到椎旁软组织肿块。 讨论——鉴别诊断: 骨髓瘤:常为多骨受侵,称为多发性骨髓瘤。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多。最常见表现是大小一致的多发性溶骨性骨质破坏病灶,边缘清楚无硬化,呈穿凿样;最具特征的改变是皮质下圆形或椭圆形骨质破坏区,常见于长管状骨。 骨转移瘤: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常见于中老年,好发部位依次为椎体(腰、胸、颈)、骨盆、肋骨、胸骨、股骨干、肱骨干及颅骨。影像学表现分为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溶骨性病灶的半节课清楚(地图样破坏)或不清楚(虫蛀样或浸润性破坏),没有硬化边。成骨性病灶可表现为结节样(大小不一、散在分别、圆形、边界清、密度均一的高密度灶)、斑片状(形态不规则)和弥漫性分布(病灶大)。缺乏广泛的骨膜反应和明显的软组织肿块,有助于转移瘤的诊断。 骨髓炎:后者病灶周围伴明显骨质增生硬化。 骨囊肿:后者多位于长骨骨干,边缘无骨膜反应。 讨论 影像诊断要点:病灶常为单发,亦可多发。 X线表现为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的溶骨性破坏区。① 早期:破坏区边界清楚,周围骨质多无异常改变;② 晚期:周围骨质常有致密性硬化。病变位于颅骨时多累及额、顶骨,骨质破坏区可融合成“地图样”,破坏区内可有“纽扣样”死骨。长骨病变多累及干骺端和骨干,呈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楚,常伴有层状骨膜反应。 CT显示破坏区内为软组织密度结构,增强扫描病变不均匀强化 。 MRI示病灶信号具有相对特征性,T1WI 为低或等信号,信号强度比邻近肌肉组织高,T2WI 多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周围常出现较特征的袖套征。 右肱骨中下1/3处见低密度骨质破坏区,沿肱骨长轴蔓延,边界不清,见层状骨膜反应。MRI示病灶T1WI为不均匀稍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肱骨余部骨髓呈短T1长T2信号。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 X线平片、MRI冠状T1WI 、冠状T2WI 及增强T1WI右肱骨中下1/3处见低密度骨质破坏区,沿肱骨长轴蔓延,边界不清,见层状骨膜反应。MRI示病灶T1WI为不均匀稍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肱骨余部骨髓呈短T1长T2信号。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 CT定位像(A)示右胫骨髁间圆形骨破坏(↑)医学|教育网整理,CT横断平扫骨窗(B)呈密度减低区,边缘清楚,环形硬化(↑)。 CT扫描左肩胛骨可见大片溶骨性骨破坏区(*)医学|教育网整理,骨皮质中断,骨缺损区填充软组织肿块,横断面(A、B),MPR(C、D),VR(E、F)示肿块与邻近组分界欠清。 CT扫描骨窗(B)示右侧顶骨穿凿样骨破坏区,边缘欠规则医学|教育网整理,内、外板及板障同时受累,软组织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教学》第9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PPT课件.pptx VIP
- 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pptx VIP
- Blue Jasmine-蓝色茉莉-英文剧本.pdf VIP
- 共拾朝花,岁有余香——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导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Unit3-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 VIP
- 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docx VIP
- 不同种类植物油及黄豆饼粉对那西肽发酵的影响-中国兽药杂志.doc VIP
- 《小学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教学》第8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的优化.docx VIP
- 人教版PEP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1-Unit2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