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电站锅炉空预器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大中型电站锅炉上被普遍采用,漏风率是其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有效控制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可以从降低送、引风机电耗和提高锅炉效率两个方面得到节能收益。因而无论是国内外空预器生产厂家或广大的空预器使用单位,都努力从不同方面降低空预器漏风率。 引 言 一、空预器变形的基本原理 空预器运行时,转子的上、下端面存在温度差,即沿着转子高度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引起了转子上端面外凸,下端面内凹转子的热态蘑菇状变形。 二、空预器漏风量计算 1、携带漏风量的计算 式中: —— 转子从空气侧旋转到烟气侧的仓格空间中空气携带到烟气中的量(kg/h); 0.94 —— 转子构件占据容积的修正系数; n —— 转子转速(r/min); Ρ —— 进出口空气的平均速度(kg/m3); R —— 转子内半径(m); —— 端板半径(m); —— 转子中心筒半径(m); E+a —— 传热元件篮子框架的最高线和最低线之间的距离(m); 0.85—— 系数,受热元件的自由流量截面与转子横截面的比值; K —— 上下扇形板的密封面之间距离减去(E+a) (m). 2、直接漏风量计算 直接漏风主要取决于烟空气的压差和密封间隙。其公式如下: 式中: —— 各部分直接漏风量的总和(kg/h); A —— 计算处的泄露面积(m2); ρ —— 计算处的空气密度(kg/m3); Δp —— 计算处的烟空气之间压差(Pa); K —— 阻力系数,取用0.65. 漏风比例:热端径向70%;携带漏风10%;其他20%,包括(冷端径向、轴向、周向)。 3、空预器漏风的影响 3.1对机组负荷的影响:漏风增大不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从而减少锅炉出力。 3.2对锅炉效率的影响:主要是增加排烟热损失。 3.2.1冷端的漏风不增加锅炉排烟热损失,如图中Q1。 3.2.2热端的漏风Q2由入口风温20℃ 加热到300℃ ,漏到烟气侧后经过空预器散热变为Q2’,即排烟温度。那么排烟温度与入口风温之差便是热端漏风带走的热量。 3.2.3旁路漏风的影响。热端旁路的漏风由 300℃直接通过轴向密封进入排烟系统,冷端旁路漏风影响电流。 Q2 Q2 Q1 t1= 20℃ t2= 300℃ Q2’ 3.3 对厂用电的影响:由于漏风增大,送风机、引风机和一次风的电耗提高,增加了厂用电。 3.4 对除尘器的影响:漏风增加,使锅炉出口的烟气流量增加,提高了烟气流速,从而使电除尘器的效率降低。 3.5 对下游设备的影响:漏风增加,烟气出口流量提高,所有在空气预热器下游的设备的磨损提高,其维修维护量大大增加。 三、空预器漏风控制发展及比较 1、发展时间顺序 固定扇形板 自动跟踪 双密封、三密封 柔性接触式密封 ↓ ↓ ↓ 刷式密封、漏气回收、拖曳式密封等 ↓ 2、各种漏风技术比较 2.1 扇形板自动跟踪 优点:随时监控 缺点:1 )测量间隙不准确 空预器在热态运行时,其内部温度至少要考虑450℃的高温。在高温下,系统的传动装置反应会有迟缓甚至发生故障,测量间隙不准确,扇形板不能准确的跟踪转子的热态变化,造成漏风增大。 2 )热态下曲线变化不吻合 空预器在热态运行时,转子的蘑菇形变形是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线;而扇形板在热态下也会有一定的变形,会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线(具体线形还要根据受热情况而定,大体的方向是向上的),两条曲线的变形不吻合,在投入自动跟踪系统的时候会有卡涩的现象,而且漏风依然会很大。 3 )自动跟踪系统间隙测量装置只能监测转子外环的间隙值,不能监测预热器热态变形后整个径向隔仓的间隙变化。 4)由于扇形板自动跟踪系统的测点较多,出现故障时,会由于故障点较多而增加了维修跟踪系统的难度和工作量。 5)维护工作量大。 扇形板和密封片的磨损、损坏,造成维护工作量增大,每次机组检修都需要对扇形板和密封片进行检修和更换,费用高。 2.2双密封技术 双密封技术的改进有豪顿华公司48分仓技术和三密封技术。 缺点:48分仓和双密封技术需要对全部蓄热元件切割,工程量大,同时增加了积灰的死角容易积灰,传热面积减少1.5%。 三密封技术原理是一次风和烟气侧的扇形板加宽,保证扇形板下有三道密封,缺点是扇形板加宽使流通面积减小,流速增加,而磨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详细解读.pdf
- THKA多回路智能工业调节器.PDF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NDS世界树迷宫流程攻略及基础知识.pdf VIP
-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三百子煤业有限公司12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及配套120万ta洗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VIP
- 苏州石刻《天文图》文字.pdf
- 中国气悬浮离心压缩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米家米家智能蒸发式冷风扇使用说明书.pdf
- 薄层砌筑和薄层抹灰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