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年猴的成语范文
篇一:带猴字的成语
?
尖嘴猴腮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
猕猴骑土牛
?
沐猴而冠
?
弄鬼掉猴
?
杀鸡儆猴
?
杀鸡吓猴
?
猿猴取月
?
猴年马月
?
猴头猴脑
?
沐猴衣冠
?
杀鸡骇猴
?
杀鸡哧猴比喻职位提升很慢。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比喻调皮捣蛋。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同“沐猴而冠”。传说猴子怕见血,驯猴的人便杀鸡放血来恐吓猴子。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同“杀鸡骇猴”。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王
?
土龙沐猴
?
轩鹤冠猴
?
宰鸡教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
篇二:和猴有关的成语典故
?
和猴有关的成语典故
?
今年是猴年,收集了十八条和猴有关的成语。要学好用好这些成语,需要了解这些成语的出处和来源,因而对部分成语的典故进行了深度的挖掘,以供学习成语的朋友参考。
?
朝三暮四
?
【拼音】:zhāosānmùsì
?
【出处】:《列子·黄帝》、《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
【释义】:比喻用诈术欺骗人,后来用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变化多端,捉摸不定。
?
【故事】:“朝三暮四”是则寓言,讲叙宋国狙公给猴子分配食物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列子·黄帝》中,后来在《庄子·齐物论》中也引用了“朝三暮四”这个故事。
?
战国时候,宋国有个老人,很喜欢猴子,养了一大群,大家都称他狙公。狙公能理解猴子的心理,猴子也懂得主人的话,相处得十分融洽。猴子每天要吃上好多粮食,狙公宁愿省下家里的口粮,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没有多久,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了。狙公想减少猴子们的用粮,但又怕猴子们不听话,就先骗他们说:“以后给你们吃橡栗,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够吃了吗?”猴子们听说要减少粮食,都恼怒的乱蹦乱跳,好像向主人示威的样子。隔了一会,狙公又改口说:“以后给你们吃橡栗,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该够吃了吧!”猴子们一听,早上加了一颗,都高兴地伏在地上,表示满意。“朝三暮四”这句成语,原意为以诈术欺人,后来用以比喻反复无常。
?
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阐述庄子有关《齐物论》的哲学思想: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喜怒为用就显得很可笑。狙公好比是载众生的“大块”而猴子就像是纷乱红尘中的众生。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们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告诫人们要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因为人的一生一死、一得一失都是一时的,到最后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
后来“朝三暮四”经常用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
教猱升木
?
【拼音】:jiāonáoshēngmù
?
【出处】:西周·无名氏《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
【释义】:猱:猴子的一种。教猴子爬树。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
?
《角弓》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八章,每章四句。这是一首劝告周王不要疏远兄弟亲戚而亲近小人的诗。“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是第六章,意思是“不用教猿猴上树(因为猿猴会上树),好比泥巴涂在泥上自然粘牢,君子如果有美德,小人自然来依附。”猱:猿类,善攀援;涂:泥土;附:沾着;徽:美;猷:道;与:从;属:依附。
?
猴子在当地习性不好,经常去山下偷东西,猴子是偷盗之徒象征。“教猱升木”意思是教猴子爬树,也就是教坏人做坏事的意思。
?
猴子搏矢
?
【拼音】:hóuzǐbóshǐ
?
【出处】:庄周《庄子·徐无鬼》:“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
?
【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1800字.docx VIP
- 湘美版高中美术绘画 奏响色彩的旋律(共28张PPT)(内嵌视频).pptx VIP
- 规范《DLT555-2004-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耐压及绝缘试验导则》.pdf VIP
- 2025巧用几何画板开拓数学思维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教学思考.docx VIP
- 标日初级第1课练习.doc VIP
- Unit4EatwellSectionA2a-2e英文版教案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docx
- 教学经验分享.ppt VIP
- 2025届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策略课件.pptx VIP
- 2013年考研英语一真题解析.pdf VIP
- 第2课 教师节快乐(教学设计)2025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 副本.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