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
二〇一九年三月
目 录
TOC \o 1-3 \h \z \u 29461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3
29026 1.1 编制依据 3
27339 1.2 编制原则 3
19606 2 、工程概况 3
31825 2.1 工程概况 3
28726 2.2 地质和气侯条件 4
23682 2.3 工程特点与难点 4
15854 2.4 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5
18980 3 、施工进度计划 6
325 3.1 施工工期 6
16647 3.2 施工资源及机械配置计划 6
2224 4 、施工工艺技术 8
25083 4.1 施工技术要求 8
26807 4.2 抗滑桩施工的工艺流程 8
30684 4.3 施工方法 10
20552 4.4 检查验收 18
18336 5 、质量保证措施 19
18498 5.1 质量目标 19
686 5.2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0
24926 5.3 施工过程控制 20
4770 6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1
29004 6.1 施工组织保障措施 21
8603 6.2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21
413 6.3 安全应急救援措施 23
23297 6.4 监控措施 27
17073 7 、文明施工措施 28
22942 7.1 文明施工措施 28
21835 7.2 环保措施 29
10842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1 编制依据
(1)《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2)《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3)《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4)《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
(6)《铁路工程基本作业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8)《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 ;
(9)张家界西隧道预留工程进出口施工图(预加固桩设计图)
(10)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和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的施工经验及设备。
(11)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和现行设计规范、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
1.2 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设计文件等。
(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3)对施工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管理的原则。
2 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张家界西隧道预留工程抗滑桩施工共计20根,其中隧道进口4根,桩号分别为1#至4#;出口共16根桩号分别为5#-20#。
进口明暗分界DK9+635两侧设置2根抗滑桩,桩径为225cm×300cm,桩长23m;DK9+612、DK9+625右侧均设置1根抗滑桩,桩径为175cm×225cm,桩长18m。出口DK9+760明暗分界左右两侧各设置1根桩径均为250cm×250cm桩长23m。DK9+766至DK9+845段设置抗滑桩14根,桩径均为225cm×300cm,桩长23m。桩体主筋等级:HRB400级;锁口、护壁和箍筋等级:HPB300级;桩体采用C30混凝土,锁口、护壁均为C20混凝土。
2.2地质和气侯条件
2.2.1地层岩性
场地岩土主要分布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冲积层(Q4al)粉质粘土、圆砾土地层以及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群(S1ln)页岩。地层详述如下:
第四系(Q4ml):
素填土〈1-1-2〉:全线均有分布,局部较厚12-18m,为在建的黔张常铁路及张吉怀铁路路基填土,主要成分为碎石,碎石成分为中风化页岩,为Ⅱ级普通土。
粉质黏土〈2-1-1〉:冲积成因,厚度一般0.5-2m,硬塑状,为Ⅱ级普通土。
粗圆砾土〈2-1-3〉:冲积成因,厚度一般1~2m,稍密状,为Ⅱ级普通土。
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群(S1ln):
页岩〈3-1〉:深灰色,泥质结构,岩质较软,岩体较破碎,测区均有分布,为Ⅳ级软岩。
2.2.2地质构造
根据1:20万桑植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0万大庸幅区域地质矿产报告和区域地质图, 本项目位于我国东部新华夏系一级构造第三隆起带的南段,湘西北弧形构造的东北端,武陵山褶皱带的东北部,主要构造为施溶溪-堡子界复式背斜、马鞍山背斜、桑植复向斜。
根据地质调查及钻孔资料,测区岩体产状311°∠29°,发育两组节理,产状为210°∠67°、11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