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疏城的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二疏城” 是一处闻名的历史古迹 “二疏城”,是鲁南枣庄地区一处闻名的历史古迹,其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境内,在驿城区东偏北10°/15千米,峨山镇城前村后、萝藤村前的萝藤河东畔。原为一个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80米,周630余米,高3米许近似矩形的城台高地。 由于旧时村民用土铲挖,今残余城台形成直径约150米,台上有效面积仅约17000平方米的近似圆形高台。 原文: 《山东省枣庄市“二疏城”详考[喜上眉梢/2012718]》 “二疏城” 传为西汉“二疏”故居,暨“散金台” “二疏城”得名,传为汉代兰陵有名的“二疏”,即博士疏受、贤良疏广故居处。因为“二疏”叔侄散尽于此,所以“二疏城”还称为“散金台”。“二疏城”又俗称作“罗滕城”(或“萝藤城”),西边的古河道也以此得名“萝藤河”,台后有村庄也因此得名“萝藤村”。 《齐乘》载“二疏宅,峄州东四十里罗滕城,墓亦在焉。城周五六里,土人指以为宅。按二疏归乡里,顾有旧田庐,娱乐终身,不为子孙增益产业,宁有如是之宅乎?询之耆旧,谓乡人感其散金之惠,共筑此城。即城内古寺,其故宅基也。海州有景疏楼。” 《读史方舆纪要》载“二疏城,《志》云‘在县东四十里,城方五六里,内有散金台,相传汉疏广疏受所居。’或谓之不其城。” 《峄县志卷二十四古迹考》载“二疏城,县东四十里,地名罗滕,汉疏广、疏受归老于此。城周二三里,土人指以为宅,按《齐乘》。”“散金台,县东四十里,汉二疏散金乡人处。” 德义高尚的兰陵“二疏” 《峄县志卷二十二乡贤》引用《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中“疏广传”云: 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征为博士太中大夫。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丙吉为太傅,广为少傅。数月,吉迁御史大夫,广徒为太傅。广兄子受,字公子,亦以贤良举为太子家令。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及置酒宴,奉觞上寿,辞礼闲(通假“娴”,下类似)雅,上甚讙(欢)说(悦)。顷之,拜受为少傅。 太子外祖父特进平恩侯许伯以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将舜监护太子家。上以问广,广对曰:“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许氏。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属已备,今复使舜护太子家,视(示)陋,非所以广太子德于天下也。”上善其言,以语丞相魏相,相免冠谢曰:“此非臣等所能及。”广繇(由)是见器重,数受赏赐。太子每朝,因进见,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 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受叩头曰:“从大人议。”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帐)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辆),辞决而去。及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 广既归乡里,日令家共(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促)卖以共(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几(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基址。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无)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享)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说(悦)服。皆以寿终。    《汉书》所载“二疏”故事,白文大意: 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他自幼勤奋好学,深明《春秋》,在家乡教授子弟,求学的人有些来自远方。地节三年,(汉宣帝)确立皇太子,选拔疏广担任太子少傅,几个月后,调职为太子太傅。疏广哥哥的儿子疏受,研读礼经,谦恭谨慎,思维敏捷且有口才。   宣帝驾临太子东宫,疏受拜迎进见,应答宣帝的提问,宣帝非常高兴。不久,朝廷授给疏受太子少傅的职务。太子每次朝见皇帝时,太傅疏广在太子前引导,少傅疏受在太子后跟随,叔侄俩一起担任太子的老师,朝廷引以为荣。 皇太子在位五年,已经十二岁,通晓了《论语》、孝经等。疏广对疏受说:“我听说‘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羞辱,知道停止的人不会有危险’,‘一个人一旦功成名就应及时隐退,这是天意常规’啊。现在我们的官俸已达二千石,官居高位,名声树立,到这时仍不想离开,将来恐怕会后悔的,倒不如我们叔侄告老引退荣归故乡,颐养天年终老此生,这样不也是大好事吗?” 疏广终于向朝廷上表请求退休,宣帝因为他年

文档评论(0)

linyin1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