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羊与大吉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吉羊与大吉祥 杨泓   在中国古代文物中,有许多以羊为造型元素的艺术品。羊的造型常蕴含着古代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深刻内涵,以及吉祥的象征意味,值得人们探索与品鉴。   游牧与农耕文明的交集载体   一队金羊和银羊,相向行进,头上的大角向后弯曲,闪烁着金银光泽的身躯肥腴壮美,分外富丽——这种装饰华美的西戎贵族礼仪性木车的原大复制模型,正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中展出。同时展出的大角羊题材的黄金装饰品,还有精巧的黄金带饰——两个吻部相接的大角羊头,构成方形带饰。也有的金带饰选用了古代草原民族喜用的猛虎噬羊的图案。   据研究者分析,这些黄金制品是秦人为西戎贵族制作的,显示了秦与西戎文化的联系,所选用的大角羊图像则是受到了北方草原文化因素的影响。除甘肃外,新疆、宁夏、内蒙古等省区,都有先秦时期的草原文化文物出土,也常以大角羊为装饰纹样。所饰羊纹形貌写实,造型生动,额头宽厚,双角粗壮有力,向后卷曲,神态倔强,充分显示出游牧民族草原文化浑朴粗犷的艺术风格。其中一些以卷角羊首造型的金饰,还有猛虎噬羊的鎏金铜带公式,直到汉代还很流行,在中原地区乃至岭南地区的西汉墓中常有出土,如在广州的南越王墓的主棺室里,就出土有8片饰有两相背向的大角羊头纹图像的杏形金叶,出土时分布在玉衣的头套上。   不仅古代的草原文化文物常喜好装饰以羊为原型的图纹,农耕文化文物中也有大量以羊为原型的艺术品,因为当羊被驯化成家羊以后,便成为人们主要畜养的家畜。中华古代养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至迟在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中,已经发掘到人工饲养的山羊的遗骨。人工畜养的绵羊,可能由已经灭绝的赤羊或现在还存在的盘羊驯化而来。约在距今一万年前的西亚地区,已经开始饲养绵羊,后传入中国,大约在距今5600—5000年时,家养的绵羊出现在甘肃和青海一带。史前的艺术家,通过观察写生,不断创作出造型生动的陶羊塑像。其中最令人赞叹的作品,出土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中,是一些小型陶塑,塑得小头肥体,双角下卷,形体特征突出,显示出远古陶艺的古朴风貌。   历史迈入青铜时代以后,羊被列为“六畜”之一。在周朝,隆重的祭典中,羊是仅次于牛的祭品。当时必须按规定按级别进行祭祀:诸侯之祭,以牛排在诸牲之首,称“太牢”;大夫之祭,以羊为诸牲之首,称“少牢”;士之祭,牲猪,称“馈食”。在大规模的祭祀活动中,同样也是以牛为首,羊次之,猪再次之。在《周礼·夏官》记述的官职中,还有“羊人”,职责是“掌羊牲”。各地发现的周代祭祀遗址,常可以在祭祀坑中发现完整的羊骨,如对河南洛阳中州东路北的西周时期祭祀坑遗迹发掘中,以及再次对山西侯马东周时期祭祀坑的发掘中,都可以看到当时是用整头全羊进行祭祀,然后再埋于祭祀坑中的遗迹。在侯马清理的44座埋有牺牲的祭祀坑中,以羊为牲的多达35座,其中有26座用的是全羊,羊的姿态呈蹲坐状或侧伏状,昂首向上,四蹄捆扎在一起。   瑞兽与“羊祸”的双重寓意   到了汉代,由于对“羊”字的释义,人们进一步认为羊是代表“吉祥”的瑞兽。   据东汉许慎所著《说文》:“羊,祥也。”由于“羊”“祥”同义,“吉羊”即“吉祥”,所以那时人们习惯将“大吉羊”的吉语刻铸在器物上,配以羊纹图像,以求生活吉祥、事事如意。当时人们不仅生活中为求吉祥,会在日常使用的铜器上铸刻“吉羊”铭文和羊形图案,死后为求安详,也会在建造坟墓时,将羊头图像安置在门额中央,如河南洛阳烧沟汉壁画墓的墓门就塑有正视的羊头,一双大角左右下卷,构图规整;羊头下侧绘神虎食女魃壁画,用以求安详和驱邪祟。   同时,羊也是家庭财富的象征。家庭越富裕,自然畜养的家畜家禽也就越多。汉代人事死如事生,为模拟生时家中畜养的羊,就在墓葬里随葬陶塑的羊模型。这种肖形的陶羊,在西汉和东汉时的坟墓中都有出土,一般人的墓里放置的数量不多,但是在皇帝陵墓的从葬坑中,放置有成群的陶羊,如西汉景帝的陵墓——阳陵的一些从葬坑已经发掘,可以看到成群的陶羊,从形貌可以分出绵羊和山羊,而且各有雌雄之分,造型真实生动。有些汉魏时期的墓葬,不放置陶羊而是在壁画中绘出牧羊的画面,同样是显示墓主人拥有财富的象征。甘肃地区的魏晋时期砖墓中,就常绘有牧羊的图像,因为都是画在一块砖的砖面上,画幅很小,所以线条简练,别具情趣,富有地域特色。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古人对羊的看法也不例外,并不完全将它视为吉祥和财富的象征,也有反面的说法。在历代史书的《五行志》中不乏关于“羊祸”的记述,“志异小说”中常有“羊成精怪”祸害人的故事,也有“鬼变羊”的故事,见于《搜神记》:南阳宗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鬼问定伯是谁?他骗鬼说:我亦鬼,于是人鬼同行。宗定伯问:鬼何所畏忌?鬼说:唯不喜人唾。在到达共同目的地宛市时,宗定伯捉住了鬼,无处可逃的鬼

文档评论(0)

linyin1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