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分离法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面活性剂 凡能显著降低两相之间表面张力的物质称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表面活性剂具有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基团: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疏水基团)。 水相 油相 双亲分子结构 表面活性剂在两相界面作定向排列。使得两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大大降低。 表面活性剂在两 相界面的排列 表面活性剂分类 表面活性剂通常采用按化学结构来分类,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离子型中又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型表面活性剂。显然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不能混用,否则可能会发生沉淀而失去活性作用。 1.离子型 2.非离子型 阳离子型 阴离子型 两性型 表面活性剂 3.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离子与非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分类 阳离子型 伯仲叔季胺盐,烷基吡啶 阴离子型 羧、磺酸盐,硫、磷酸酯盐 两性型 氨基酸、甜菜碱型 非离子型 聚氧乙烯、多元醇型 * 影响泡沫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 1.溶液的酸度:对分离效果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 分离过程中一选择适当的pH,以保证好的分离效果 以氢氧化铁的沉淀气浮法为例,Fe(OH)3胶体沉淀在不同pH下带不同电荷。pH小于9.5时带正电荷;pH大于9. 5时带负电荷。因此在pH小于9.5时进行气浮分离应该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pH值大于9 .5时则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长碳链的季铵盐等。 2.表面活性剂浓度 在浮选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可改变被浮选物的表面性质和稳定气泡,它直接影响着浮选分离的成败。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不宜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但也不能太低,使泡沫层不稳定,太高则使分离效率下降 3.离子强度溶液的离子强度对气浮分离影响较大,离子强度大,对气浮分离不利 4.形成络合物或沉淀的性质对离子气浮和溶剂气浮来说,都是由离子与表面活性剂形成离子缔合物。沉淀气浮则是由离子与沉淀剂形成沉淀。因此,这些络合物、离子缔合物以及沉淀的稳定性与分离效率都有直接关系 5.温度 首先温度应达到表面活性剂的起泡温度,保持泡沫的稳定性,其次根据吸附平衡的类型来选择温度的高低 沉淀气浮法时间较短,几十秒钟或是几分钟即可 离子气浮法一般需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 溶剂气浮分离法所需时间略长一些 6.气体的种类,通气方式及时间、气泡大小等 主要影响离子的去除率和夹带率 夹带率 去除率 V表示体积;C表示质量浓度;R为去除率;E为夹带率;下标0表示初始料液;f表示泡沫破碎后的液相;s表示分离结束后残留的液相。 一般要求气泡直径在0.1~0.5mm之间 气泡流速为l~2mL/(cm2?min)为宜。 气体通常用氮气或空气。 应用 特点:泡沫分离法富集速度快,比沉淀或共沉淀分离快得多,富集倍数大,操作简便。 应用:环境治理、痕量组分的富集等。 沉淀泡沫分离法已成功地用于给水净化和工业规模的废水处理等。 离子泡沫分离法和溶剂泡沫分离法目前在分析化学上应用较多。如用于环境监测中富集。 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A.大肠杆菌的分离 B.酵母细胞的分离 C.蛋白质和酶的分离浓缩 泡沫分离可应用于各种蛋白质和酶的分离。 分离细胞 泡沫分离法可以从待分离基质中分离出全细胞。比如,用月桂酸、硬脂酰胺或辛胺之间的表面活性剂,对初始细胞浓度为7.2×108 cfu/cm3的大肠杆菌进行细胞分离,结果1 min内能除去90%的细胞,用10 min的时间能去除99%的细胞 此外,泡沫分离还可用于酵母细胞、小球藻、衣藻等的分离 分离富集蛋白质体系 糖-蛋白质混合体系糖通常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在糖的提取过程中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也往往随之被提取出来。因此,去除提取混合物中的蛋白质成为一些糖类提纯的关键步骤。蛋白质和糖类表面活性具有较大差异,可以利用泡沫分离技术来实现蛋白质和糖的分离 有人利用环流泡沫分离技术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葡萄糖、蔗糖和葡聚糖的混合体系进行分离,实验表明在接近BSA等电点处(pH4.0)蛋白质与糖,特别是与多糖混合体系的泡沫分离效果很好,可实现蛋白回收率92% 与溶剂萃取方法相比,该法操作简单,处理量大,不需外加任何有机溶剂。因而从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糖时,采用泡沫分离技术可以满足初步去除蛋白质的需要,大大降低后续纯化工作的负荷 蛋白-酶体系 泡沫分离可应用于各种蛋白质和酶的浓缩或分离,其最初是用于胆酸和胆酸钠混合物中分离胆酸,泡沫中胆酸的浓度为料液的3~6倍,活度增加65%。泡沫分离还可用于从非纯制剂中分离磷酸酶,从链球菌培养液中分离链激酶 通过近年的研究总结出有两大类蛋白质适于泡沫分离,分别是和质膜结合的蛋白质与抗菌肽类,这两类蛋白质的共同点是都有很强的疏水性,具备了吸附于气液界面的表面活性,但有些蛋白质容易在吸附过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