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酶的分离工程 与一般的蛋白纯化过程相比较,酶的纯化过程有以下两 个独有的特点: 特定的一种酶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 酶可以通过测定活力的方法加以追踪。 第一节 酶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 一.建立一个可靠和快速的测活方法 1.可靠的测活方法主要表现在方法专一、灵敏、精确和 简便上; 2.测活方法要经济; 3.测活方法要简单。 二. 酶原料的选择 选择目的酶含量丰富的原料,同时也要考虑原料的来 源、取材方便、经济等因素。 * 三.酶的提取 除了存在于液相环境或胞外酶外,一般都要选用适当 的方法,将含目的酶的生物组织破碎,促使酶增溶溶 解,最大程度地提高抽提液中酶的浓度。 四.酶的提纯 1.一般步骤 先根据酶分子溶解度的性质,选用适宜的沉淀方法 (如盐析、有机溶剂沉淀等),将目的酶分级沉淀, 制得粗酶,再根据酶分子的大小、电荷性质、亲和 专一性等,应用离心、层析、电泳、结晶等方法, 将酶纯化。 * 2.评价分离提纯方法的指标 ①总活力的回收率,反映了提纯过程酶活力的损失情 况; ②比活力提高的倍数,反映了纯化方法的效率。 3.纯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可能招致酶变性、失活的 不利因素(热、重金属离子、蛋白水解酶、过酸或过 碱等),使酶自始至终保持天然活性构象,以达到 最佳的分离效果。 * 五.酶的纯度检验 当把酶提纯到一恒定的比活时,即可认为酶已纯化,但仍需要用电泳、层析、离心等方法,对纯化的酶进行纯度鉴定。 酶的纯度是一个相对概念,而非绝对概念。 六、酶的浓缩 尽量的去除溶剂,蒸发和干燥 七、酶的贮存 液体酶制剂与粉末酶制剂 * 酶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路线 细胞破碎 酶提取 酶分离纯化 酶浓缩 酶贮存 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细胞 发酵液 * 第二节 细胞的破碎及酶的提取 一.生物材料的破碎 (P72) (一)机械破碎法 通过机械运动所产生的机械剪切力的作用使细胞破 碎的方法。常用的有组织捣碎机、匀浆器、细胞研 磨器或直接用研钵研磨等。多用于对动植物细胞的 破碎。 组织捣碎机 多功能食品料理机 玻璃匀浆器 * (二)物理破碎法 通过温度、压力、声波等各种物理因素的作用使组 织细胞破碎的方法。多用于对微生物细胞的破碎。 1.温度差破碎法: 适用于较为脆弱、易于破碎的细胞 应用中最常使用的是冻融法。 此法对细胞破碎的效率不高。 * 2.压力差破碎法:对含多糖细胞壁的细胞不太适用。 3.超声波法: 高压细胞破碎器 超声波细胞破碎器 * (三)化学破碎法 通过各种化学试剂对细胞膜的作用使细胞破碎的方 法。常用的化学试剂有甲苯、丙酮、丁醇、氯仿等有 机溶剂和Triton, Tween等表面活性剂。 (四)酶促破碎法 通过细胞本身的酶系或外加酶制剂的催化作用,使细 胞外层结构受到破坏,而达到细胞破碎的目的。 * 二.酶液的提取 (P75) 1.典型的提取液的组成 提取液=离子强度调节剂+pH缓冲剂+温度效应剂 +蛋白酶抑制剂+抗氧化剂+重金属络合剂+增溶剂 2.提取液各组分的作用: (1)离子强度调节剂与缓冲剂: 作用:使酶尽可能的处于体内环境的离子强度和pH值 条件。 试剂:0.1~0.2 M的NaCl或KCl;PBS(phosphate buffer saline)或TBS(Tris buffer saline) * (2)温度效应剂: 作用:防止过冷、过热引起的酶分子变性失活。 试剂:甘油,二甲亚砜(DMSO) (3)蛋白酶抑制剂: 作用:抑制细胞破碎释放出来的内源蛋白酶 试剂:苯甲基磺酰氟(PMSF),各种蛋白酶抑制剂 * (4)抗氧化剂: 作用:防止酶被氧化而失去活性。在酶的提取过程中, 酶容易氧化变性失活是由于和氧的接触以及体内原 有抗氧化成分的稀释而减少。 试剂:β-巯基乙醇(ME),二硫苏糖醇(DTT) * (5)重金属螯合剂: 作用:避免金属离子引起的酶蛋白变性失活,但应注意 螯合剂同时也能使金属蛋白酶失活。 试剂:EDTA(对大多数金属离子有非特异性的亲和力), EGTA(对Ca2+有很强的亲和性) * (6)增溶剂(去垢剂):使膜蛋白溶解。 ①结构:由疏水性尾部和亲水性头部组成; ②特性:形成亲水性头部向外的分子团结构,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10J30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pdf VIP
- 2025辽宁丹东市元宝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2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14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文明交通,携手共创——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中职专用】主题班会课件.pptx
- 2024年中国老年人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报告.pdf VIP
- 防范酒驾醉驾及黄赌毒.pptx VIP
- 2021年:历年人大附中新初一分班考试数学部分真题.pdf VIP
- 建设单位风电项目专业标准清单.docx VIP
- CJJT261-2017 城市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程.docx VIP
- GB+39800.1-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