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和润滑2009培训课件.ppt

第四章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和润滑2009培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和润滑;摩擦学的历史;;摩擦学的历史;摩擦学的历史;;损失在摩擦界面上的资源;摩擦磨损产生的难题;摩擦学的定义;定义中二个主要的部分: 相对运动 相互作用表面;摩擦学涉及的学科;摩擦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金属塑性成形中摩擦的定义 在塑性成形中,被加工金属与模具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在接触表面间产生阻止切向运动的阻力称为摩擦。;第一节 金属塑性成形中摩擦的特点和影响;伴随有变形金属的塑性流动;常在高温下产生摩擦;二、摩擦对塑性成形过程的影响;例如,在开式模锻中(如图),增加金属流向飞边的阻力,以保证金属充填模腔;或者修磨圆角r减少金属流向A腔的阻力,使金属充填得更好。; 当接触表面存在摩擦时,矩形断面的棱柱体镦粗时的流动模型如图所示。 因为接触面上质点向周边流动的阻力与质点离周边的距离成正比,因此离周边的距离愈近,阻力愈小,金属质点必然沿这个方向流动。这个方向恰好是周边的最短法线方向。; 可以想象,继续镦粗,断面的周边将趋于椭圆,而椭圆将进一步变成圆。此后,各质点将沿着半径方向流动。相同面积的任何形状,圆形的周边最小。; 对于其他任意断面金属质点的流动也符合上述定律。 方料在平锤间压缩时如图所示。随着镦粗的进行,方料逐渐变为圆截面。;在拔长工序中应用上述变形模式,可以提高拔长的生产效率。拔长实质上就是沿坯料的逐次镦粗,镦粗过程中再伴随着翻转90o,使坯料断面积逐渐减小,长度逐渐增加的工序。如图所示。;最小阻力定律的作用;圆环镦粗时,改变金属质点的流动方向。 环形件镦粗时,由于摩擦的作用,还会局部改变金属质点的流动方向。 ;在圆环中就会出现一个以Rn为半径的分流面。 ?分流面以外的金属向外流动; ?分流面以内的金属向内流动。;摩擦对塑性成形的不利方面: ;2)引起不均匀变形,附加应力和残余应力;镦粗(整体或局部);当工件的高径比h/d2.5时,往往首先在与工具接触的两端产生变形,而中间处的变形很小,结果形成双鼓形现象(如图c)。如果每次继续使用??变形量,表面变形的积累将会形成折叠。;附加应力 由于物体内各部分的不均匀变形要受到物体整体性的限制,因而在各部分之间会产生相互平衡的应力,该应力叫做附加应力,或称副应力。;如图为在凸形轧制矩形坯,坯料边缘部分a的变形程度小,而中间部分b的变形程度大。若a、b部分不是同一个整体时,则中间部分将比边缘部分发生更大的纵向伸长,图中双点划线所示。;33;当卸载后,塑性变形不消失,应变梯度不消失,仍相互牵制,因此引起内力的外因去除后在变形物体内仍然保留下来的应力称为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是弹性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屈服应力。;假设某圆柱体,心部受拉应力,力图缩短,表面受压,力图伸长。;36;残余应力是附加应力的变化而来,其根本原因就是物体产生了不均匀的变形。 ?减小材料在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均匀变形。 ?对加工件进行热处理。 ?去应力退火 ?人工时效 ?自然时效 ?进行机械处理。 使工件再产生一些表面变形,使残余应力得到一定的释放和松弛。 如木锤敲打表面或喷丸加工。 表面层中具有残余拉应力的板材,经表面辗压后,其残余应力大为缩小。;38;39;4)摩擦会影响工件表面质量,加速工具、模具磨损,降低模具使用寿命。 ?塑性成形时接触间的相对滑动加速工具磨损; ?因摩擦热增加工具磨损; ?变形与应力的不均匀亦会加速工具磨损; ?会产生金属粘结工具的现象,不仅缩短了工具寿命,且降低工件表面质量。;摩擦对塑性成形的有利方面:;利用摩擦,拉深可抑制起皱。;开式模锻可利用飞边桥部的摩擦力保证金属充满模腔。;轧制板材时,轧辊与坯料之间要有足够的摩擦力才能使坯料咬入。;45;总结:摩擦带来的后果(利弊)-即摩擦对塑性加工的影响;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第四章 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摩擦 ;1、干摩擦 干摩擦:被加工金属与模具表面之间没有任何润滑剂存在的摩擦称干摩擦。 绝对的干摩擦在实际生产中是不存在的,因为在塑性成形过程中,表面会产生氧化膜或吸附一些气体、灰尘。; 2、流体摩擦:被加工金属与模具表面之间被润滑剂油膜隔开时的摩擦称流体摩擦。 ?流体摩擦发生在流体内部分子之间。 它不同于干摩擦,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表面状态无关。而主要取决与流体的粘度,速度梯度等因素,因此它的摩擦系数很小。?;一般来说,塑性成形时的摩擦状态是不能截然分开,常常会出现各种混合摩擦状态,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第四章 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摩擦 ;;该理论对于普通表面粗糙度的表面来说,能有较好的解释。 降低接触表面的粗糙度,或加润滑剂以填补表面凹抗,都可以起到减少摩擦的作

文档评论(0)

sunfuliang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