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肖扬教学设计《病梅馆记》教学材料.docVIP

邓肖扬教学设计《病梅馆记》教学材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上海尚德实验学校 邓肖杨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了解本文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和重点虚词的用法。 2、体悟“托物言志”的写法及作用。 3、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以及要求改良社会、解放人性的强烈愿望。 说明: 本文出自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材的第五单元,这一单元的编写意图,就是通过学习本单元,让学生学会把握“树木花卉”的形象特征,以及由此生发的人事和情理,了解作者委婉含蓄的写作手法,领会作者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本课教学的目标就是基于该编写意图设定的。 龚自珍借梅议政,笔法委婉含蓄,如果不了解龚自珍生平和时代背景,学生较难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因此,试图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知人论世对解读文本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作者贯穿全文的情感和愿望。 难点:体悟“托物言志”的写法及作用。 说明: 《病梅馆记》一文篇幅较短,可在早读课上解决字词的疏通,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贯穿全文的情感和愿望,不仅有利于学生领悟“托物言志”的写法,而且有益于学生在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后,迅速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学生在初中阶段有所接触和认识,但还比较模糊不清。进入高中,深入领悟“托物言志”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大有裨益。故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定为体味情感,难点定为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相对弱化对字词句的讲解和梳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意图 一、激起矛盾 观赏自然状态下生长的梅花和作为盆景的梅花图片,让学生从审美角度谈谈对其的不同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 让学生从图片上很直观地感受盆栽梅花造型虽能迎合某些人的审美观,但是以扭曲梅花的自然生长为前提的,为走进课文做铺垫。 二、积累、巩固文言词语 1、请学生朗读课文。 2、落实早读课上学生对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掌握。 学生朗读课文,并完成教师预设的习题。习题包括对典型的词类活用现象以及 “以”等虚词的考查。 1、为下一步进行文意的探讨做好准备。 2、加深对相关文言词语的掌握。 三、交流、探讨贯穿全文的情感和愿望 1、江宁、苏州、杭州等江浙之地皆产梅,何以“江浙之梅皆病”?此种局面的罪魁祸首是谁?(必须从文章中找到依据) 2、作者对“病梅”的态度如何? 讨论交流,梳理文章内容,通过对关键字词的把握来体会文章的情感。“或”制定了品梅的标准:以曲以欹以疏为美。文人画士“心知其意”,但“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填下之梅”。鬻梅者“斫直”、“删密”、“锄正”、“养其旁条”、“夭其稚枝”——江浙之梅皆病。作者的态度是“乃誓疗之”、“必复之全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针对学生的疑问,要引入对象 “或”、“文人画士”、“鬻梅者”。通过讨论,学生能熟知内容,而且还能了解这三者的关系,为后文探讨文本的比喻义做铺垫。 四、探讨“梅”可能的比喻义 1、从文中“江浙之梅皆病”的始末来看,像极了历史上或是当今社会上的哪些现象呢?能不能“对号入座”呢? 调动积累,发挥想象,根据文本中“梅”被摧折的过程和作者的情感,体会文中“梅”和其他对象,如“鬻梅者”、“文人画士”等可能的比喻义。 学生可能会联想到自南唐后主李煜喜欢“小脚后妃”的莲花舞,从此“裹小脚”的陋习就束缚压迫了封建社会妇女一千多年;春秋战国时期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等。只要能够和本文提及的“梅”、“文人画士”等对应的上,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 五、体悟托物言志的写法及作用 1、明确本文运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 2、拓展其他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诗文(黄巢《菊花》、王冕《墨梅》等),加深对这种手法的掌握。 1、学生谈论、理解、归纳、领悟“托物言志”是作者通过对某物特性或遭遇的描写,来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观点或感情的写作手法。 2、结合对黄巢《菊花》、王冕《墨梅》等诗作的品读,领悟“托物言志”写法的特点和作用:1、(形势所迫)不便或者不能直言,只能委婉含蓄的表达。 2、委婉含蓄,赋予作品以诗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和回味的空间。 让学生顺理成章地领悟“托物言志”写法的特点和作用。 六、探讨本文的写作意图 在领悟“托物言志”的写法之后,引导学生体会本文作者到底想借梅花来说何事,言何志?提出“知人论世”是准确把握文章内涵的前提。 学生查找龚自珍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交流、探讨本文的写作意图。学生会比较容易地找到以下信息:1、八股文2、文字狱 3、一生六次参加进士考试,五次落败,最终做上了非常卑微的小官。4、力主“更法” ,废科举, 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5、《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文档评论(0)

sunfuliang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