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年蒙学,声律启蒙范文
篇一:蒙学
?
传统蒙学与中国文化精髓(20XX、9、26)陈文忠
?
一、传统蒙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蒙学”含义
?
1、“蒙学”辞源
?
“蒙学”一词,源于《易经》。
?
《易经》前四卦:乾、坤、屯、蒙
?
乾卦第一:天乾
?
坤卦第二:地坤
?
屯卦第三:初生
?
蒙卦第四:蒙稚——“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
2、“蒙卦”释义:
?
《易经》“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
《彖》曰:“蒙以养正,圣功也。”
?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今译:高山下流出泉水,象征渐启蒙稚;君子因此果断决定自己的行动来培育美德。)
?
3、“蒙学”含义
?
古代“蒙学”也称“蒙馆”,是古人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伦理道德。教材一般为《蒙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等。
?
“蒙学”者,启蒙教学也,通过识字教学和诗礼教育,开发童蒙智慧。“蒙学”被古人视为“圣功”,是一种伟大的事业。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教育机构分为三级:蒙学堂、寻常小学、高等小学。蒙学堂简称蒙学,入学年龄为五岁,修业四年,设修身、字课、读经、史学、舆地、算学、体操等课程。仅有章程,并未开办。
?
(二)蒙学之书的产生
?
蒙学之书,由来已久。可以上溯到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的蒙学读物,以识字为主。
?
秦代李斯的《仓颉篇》:秦朝为了统一和简化文字,改用小篆编写了三种字书;李斯作《仓颉篇》、胡母敬作《博学篇》、赵高作《爰历篇》,作为儿童识字课本。西汉时合为一本,改为隶书,统称《仓颉篇》。原书已佚,清人有辑本。
?
西汉史游的《急就篇》:一名《急就章》。今本三十四章。大抵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编成韵语,多数为七字句,以教学童学字。首句有“急救”两字,故以名篇。
?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收小学十家,所谓小学,也就是蒙学。
?
南朝梁武帝时期的蒙学名篇《千字文》,就其编撰意旨而言,仍以识字为目的。据唐代李绰《尚书故实》载,梁武帝为了教育儿子读书,让殷铁石选出一千个不重复的字,交给周兴嗣,并说:“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周兴嗣利用一夜时间,将这些字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些文字一经组合,不仅连贯押韵,而且文意完整,由于构思精巧,文采飞扬。人们往往视《千字文》为美妙的文章,反而忽略了它初始的编撰用意。
?
(三)蒙学之书的发展
?
蒙学在唐宋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内容也更为丰富。这与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平民对知识的需求密切相关。古代“四民”,称“士、农、工、商”。教学与教材出现事实上的“双轨制”:“士”:“学以居位曰士”,居位就是做官;要做官,非通经籍、应科举不可,儒家经籍便成了士大夫阶级的法定教科书。“农、工、商”:无非“辟土殖谷”、“作巧成器”、“通财鬻货”,但也需粗通文字,以应付生计,不得不另求简便之路。“蒙学”于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代的《兔园册》:据王应麟《困学纪闻》,为唐梁王李恽僚属杜嗣先著。李恽有兔园,因以名为《兔园册》。收集古今事迹,用对偶文句匪类编集,分四十八门,三十卷。五代时流行于村塾,作为学童读本。此书已佚,仅存序文残篇,见《鸣沙石室佚书》。《新五代史·刘岳传》:“岳名家子,好学,敏于文辞,善谈论……宰相冯道世本田家,状貌质野,朝士多笑其陋。道旦入朝,兵部侍郎任赞与(刘)岳在其后,道行数反顾,赞问岳:?道反顾何为??岳曰:?遗下《兔园册》尔。?《兔园册》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故岳举以诮道。道闻之大怒,徙岳秘
?
书监。”(《新五代史》,第632页。)
?
《兔园册》,后用以指读书不多的人当作秘本的肤浅书籍。
?
隋唐五代,蒙学读物的功能为之一变。这一时期蒙学读物的显著特点表现为,识字的功能已逐渐减退,而知书达礼的功能不断增强,宣扬伦理道德和传授历史知识成了主要特色,前者以《太公家教》为代表,后者以《蒙求》为代表。
?
《太公家教》是唐中叶以后在我国北方广泛流传的蒙学读物,它主要辑录前人的嘉言警句而成,其内容以道德说教为主,强调教子之法,常令自慎。言不可失,行不可亏。”其行文以四言为主,亦杂以长短不一的句式,这种体式对后世的《增广贤文》、《名贤集》有一定的影响。
?
唐代李瀚撰写的《蒙求》,采取经传故实,编为四言韵语,共596句,2389字。全篇对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