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大革命” 阅读教材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1.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2.文化大革命爆发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3.“文化大革命”的表现有哪些? 4.面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 5.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是怎样被粉碎的? 6.“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以及对它的反思是什么? 分头自学 1.原因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时间 1966年夏——1976年10月 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 3.指挥部 中央文革小组 (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 4.动乱局面 (1)红卫兵运动 砸校牌 毁文物 红卫兵的典型着装是头戴绿军帽、身着绿军装、腰间束武装带、左臂佩红袖标,手握红宝书。 红卫兵: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殊产物,大部分由年轻的学生组成,于1966年5月下旬最早在北京出现,并首先在首都的青少年中发起了红卫兵运动。红卫兵并不是真正的国家军队,而是一种特殊的群团组织,是文化大革命中冲击党政机关、造成社会动乱的重要力量,对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 红卫兵运动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佩戴红卫兵袖章,在北京天安门城楼首次检阅红卫兵,随后他又连续八次接见外地来京的红卫兵和群众,红卫兵运动因此迅速由北京扩大到全国各地。 随后,红卫兵开始全国范围的“革命大串联”, 他们把中央“文革”的旨意带到各地,带动了各地的动乱,各类大中学校一律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地方党组织陷于瘫痪。 各地红卫兵还进行所谓的“破四旧”运动,即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红卫兵到处抄家、焚书,破坏他们认为属于“四旧”的大量珍贵文化遗产,社会秩序变得更加混乱。“文化大革命”随着红卫兵运动的兴起而全面开展起来并逐渐升级为全国大动乱。 红卫兵的破四旧 (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 造反派纵火烧毁孔庙文物 红卫兵砸毁“清华园”题字 烧古籍 红 卫 兵 的 破 坏 活 动 清华红卫兵宣传破四旧 改路名 拆匾额 毁文物 拆寺庙斗和尚 (2)批斗“走资派” 4.动乱局面 批斗彭德怀 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黄”,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 批斗文学人士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4.动乱局面 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群众路线运动。 据统计,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知青共1600多万人,安置经费超过100亿元。虽然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但是给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这一代人被强行剥夺了对教育、就业、居住乃至幸福生活的选择权,他们的青春,就这样被荒废在“战天斗地”之中了!!! (4)正义的抗争 4.动乱局面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周恩来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 5.结束 (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九一三事件”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5.结束 “四人帮” (“文革”结束的标志) (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6.危害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7.启示和教训 它的发动,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岩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 1956——1966年的这十年是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其间,虽然出现了严重的失误,遭受过严重的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很大的建设成就,也涌现了众多模范人物…… 三、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建设成就 阅读教材第三部分回答问题: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取得了哪些成就? 2.这些成就的取得有什么意义? 3.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优秀的模范人物? 4.“文革”期间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 分头自学 1.经济建设 (1)工业方面 武汉钢铁基地 包头钢铁基地 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依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的石油的全部自给 胜利油田 大港油田 1.经济建设 (2)新兴工业 电子、原子能、航天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第一颗氢弹爆炸 第一枚火箭 * * 定向导学 1.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