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年荀子性恶论及教育思想浅析
篇一:简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与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
一、整体解读
?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
篇二:荀子的教育思想
?
荀子的教育思想
?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姓荀,名况,尊号荀卿,世人尊称荀子。
?
荀子青少年时期就刻苦学习,饱读诗书。十五岁远游齐国,在齐国都城稷下学馆读书、讲学。精研诸子各家学说,成为著名的学者。当时七雄并存,兼并战争十分激烈。各国大兴办学养士之风,齐国都城市井繁华,一时也聚集了许多儒士荀子由于天资聪慧,过目成诵,又加上刻苦好学,能言善辩,在学馆里崭露头角。
?
公元前301年,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位。湣王不听儒士们忠告,反而大骂学馆的儒们都是些“酒囊饭带”儒士们纷纷离去。荀子把自己的政治主张写成文章,再三表白他的治国良策,齐湣王偏偏不听,荀子愤然离开齐国,到秦国游说。秦昭王与宰相范ZUID对荀子的态度也十分冷淡,不采纳他改革时弊的政见。荀子又来到赵国,赵孝成王也是一个不喜欢进谏的君王。对荀子的直言忠谏很不满意。荀子四处游说虽然满怀赤心忠胆,却得不得各国君王的赏识。反而遭到一次次的冷嘲热讽诽谤打击,不免仰天长叹,感慨万端,深为这些君王的无知无识而遗憾。荀子年过半百仍四处游说他再次来的齐国都城在稷下学馆担任祭酒。此时的齐国因战败而时局混乱,但荀子还是难以施展才能。不久他就南行至楚国,当时楚国当权的楚相春申君因一向对荀子比较尊崇,初次见面就任命他为兰陵县令。春申君被李园杀害后荀子也被免职此时他深感年老体弱,无力在四处奔波,就留在兰陵著书讲学,直到公元前238年逝世,葬于兰陵。
?
荀子一生主要从事教学与著述,其弟子众多,以李斯和韩非最为著名。他的著作中反应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在宇宙观方面,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他,顺应他,运用他,以趋吉避凶。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所以他主张“明礼仪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
荀子的教育理论基础是性恶论,他认为加强对人们的教育,可以使人们变恶为善。荀子关于教育问题的几个基本主张分别为(一)学思行结合,知行合一。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明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认为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贵致用,而不是为了向人炫耀。不过荀子所说的行并不是指社会实践,而主要是指个体的道德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
?
荀子第二个教育主张是“学以致专,贵在持之以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坚持是必要的但目标要明确,方向对头,绝不能见异思迁。对此荀子有精辟论述。“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骐不致。”荀子的学习观,在我们今天的教学中仍值得借鉴。
?
篇三:浅谈荀子的性恶论及其意义
?
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家又一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代表人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