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1)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还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2)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首先,二者相互依存。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程度和条件下的认识,因而是相对的;但在这一定范围、程度和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这是绝对的。 其次,二者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 确定性、 无限性 绝对性 近似性、 有条件性 相对性 从内容和认识能力上看 从广度和深度上看 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 理 互相渗透互相包含 反对绝对主义 反对相对主义 (三)真理与谬误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的区分?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 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 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 对于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能有一种认识是真理,即真理只有一个。 a2+b2=c2 A b C B a c a2+b2=c2 B a c C A b 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一)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根据什么标准来判定认识的正确与错误? 1、以圣人的意见为标准,如“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 2、以自己的观念、意见为标准,如王阳明以“良知”作为“自家标准”。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 水果 苹果是水果 西红柿不是水果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人都是要死的,张三是人 张三是要死的 一是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二是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理性认识的特点: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渗透、统一 依赖 前提、基础、发展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两个基本条件: 非理性因素: 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从广义上看,联想、想象、猜测、直觉、顿悟、灵感等也包括在人的非理性因素中。 思维方式 科学知识 价值观念 理性因素(认知结构) 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 非理性因素 认识过程 协同作用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唯理论 经验论 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只有感性认识才靠得住。 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认为理性不依赖与感性认识 各执一端都是错误的 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2、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牛顿:光是“粒子”。 惠更斯:光是波。 爱因斯坦:光具有波粒二重性 光本性的认识 电磁波(可见光谱) 1958年9月23日,前苏联发射首枚月球探测器,拉开人类探月序幕。 1967年1月,“阿波罗1号”飞船在发射前的模拟演习中突遭火灾。图为遇难人员 1969年7月21日,“阿波罗11号”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 思考:人类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一个怎么样的过程? 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来源 目的、归宿 动力 检验标准 含义 基本形式 特点 知识回顾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2、多数人赞同的观点就是真理 3、强权就是真理 地球是世界的中心 托勒密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哥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程文件.ppt
- 2015高考一轮复习:成语复习课程.ppt
- 2015高血压最新课件修订版讲解学习.pptx
- 2015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最全答案)电子教案.doc
- 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讲课教案.ppt
- 2015级考生高考英语介词及介词短语复习教学讲义.doc
- 2015届《优化方案》高考生物(苏教版)第1讲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讲解学习.ppt
- 2015届《优化方案》高考生物(苏教版)第7讲物质的跨膜运输知识讲解.ppt
- 2015届高考散文阅读-洪丽丽《枣香醉人》说课讲解.ppt
- 2015届高三第一轮盐类的水解教学文案.ppt
- 2015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课件教学提纲.ppt
- 2015年北京车工考试试卷培训教材.docx
- 2015年北京管理与法规辅导:土地管理的任务模拟试题研究报告.docx
- 2015年成人高考数学文科公式汇总集(2)资料讲解.doc
-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教学教材.doc
- 2015年初中数学教师述职报告培训资料.doc
- 2015年大坪庙会规划方案(9-18)教学文稿.ppt
- 2015年冬季安全生产培训说课材料.ppt
- 2015年高二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8-12)——方程与函数电子教案.doc
- 2015年高二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19-23)——直线与圆教学案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