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人员成熟期系统训练知识讲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此时的身份称为可能发生了变化,可能已经转到了公司的市场部门,也可能头衔成了产品经理。但不管怎样,其日常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关注某个具体的客户,变成了关注整个市场;从关注某个订单,变成了关注某类产品的整体销售进度;从与客户吃吃喝喝拉近私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探寻客户需求变化和客户对新产品的建设性意见; 产品市场 协调计划表 姓名: 时间: 项目目标: 关键挑战: 备注: 2012年7月行事月历表 常规事件: 特别事件: 1. 1. 2. 2. 3. 3. 备注: 待办事项清单 待办事项 类别 起止时间 序号 结果 日期: 备注: 第四章 气愤抱怨情绪的形成与扭转 就一名销售人员的整体素质而言,观念态度的塑造恐怕更加重要! 一、观念态度的形成机制 许多不同机构的调查最终却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那就是最终决定一个销售人员业绩的,尤其是长期业绩表现的因素,不是这个销售人员的产品知识,也不是与客户的沟通技巧,而是对待工作、对待客户、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但态度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这种看法又能否被改变呢? (一)什么是观念态度 态度是人们外在行为的内在心理反应,是对人、对己、对事的一种心理上的较为稳定的准备状态。态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价、二是好恶,三是趋避。 1、态度的定义 荣格通过研究还发现,态度的这三个重要表现,并非完全统一,即并不是评价高的就一定喜欢并积极付诸行动,评价差的就一定讨厌并逃避,在一些情况下,个体对于评价地的、自己也不喜欢的事物,反而显得挺特热心,或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肢体在非常纠结的心态下参与,而这三个方面的统一性如何,正好反映了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 评价,即个体对外部事物的看法,认为其正确还是错误、有效还是无效、关键还是次要; 好恶,即个体对某人或某事的第一反应,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纳还是拒绝、是欣喜还是烦恼; 趋避,则与该个体的外显行为最为接近,即个体对某人或某事物是主动靠近还是有意回避、是积极参与还是设法逃避、是主动接受还是寻找各种理由拒绝; 2、态度与行为——态度中的趋避,直接影响到行为; 3、态度与习惯 4、态度与价值观 5、态度与性格 6、态度与命运 (二)观念态度的形成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 切身体验 (2) 观察思考 (3) 教育引导 (4) 年龄、心境、个性 二、销售人员气愤抱怨情绪的调整 见到新人刚来就待遇很高且颇受领导重视,感觉自己辛苦了好几年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发现自己要想获得更高的收入还得满足公司所提出的更高要求,于是气氛抱怨的情绪便开始滋生发作起来----面对此种负面的观念态度,作为管理者必须要进行调整,并且还要注意方式方法! 气氛抱怨的外在表现 不时地指责他人、总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总强调公司的问题、经常觉得很不平衡----这些都是“气愤抱怨”的典型表现,如不及时调整,轻则工作业绩下滑、同事关系紧张,重则甚至会毁了其在公司的前程,耽误自己的职业发展。 “气愤抱怨”心态的形成原因 1、切身感受 2、观察对比 3、教育引导 4、个性特征 “气愤抱怨”情绪调整时的注意事项 1、切中核心 2、更多关爱 3、讲求方法 4、屏蔽负面 5、落实行动 6、要有耐心 a. 引入“外来和尚” b. 倾听在前 c. 巧妙转移 d. 经常鼓励 e. 平等态势 观念态度转变的五个步骤: a. 抵触阶段 b. 怀疑阶段 c. 矛盾阶段 d. 豁朗阶段 e. 内化阶段 重点突破 能降低认知干扰 能产生认知期待 能抵抗通道疲劳 为什么“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催眠者效应: 心理学研究发现,要改变他人的观念态度,命令式的语气和措辞,在短期和浅层次发挥的作用很大,即命令式的语言能够在短期起到震慑和棒喝作用,立杆间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次数的增加,其作用会迅速递减,甚至到最后适得其反。而像催眠者那样,轻声的、反复的、带有启发性和探讨性的沟通风格,虽然在初期,对他人的观念态度及相关行为的改变度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有规律的应用,能对他人的观念态度及相关行为的改变,起到更加深远和持久的作用。此种现象,就被称为“催眠者效应”。 第五章 成熟期销售人员疲惫感的形成与调整

文档评论(0)

sunfuliang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