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编号:QYSF—004
硫酸储罐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版本:第 1 版
1 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硫酸属强腐蚀性液体,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1.2事故发生装置名称:
硫酸储罐。
1.3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
造成环境污染、人员伤害、停车等。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储罐出现少量滴漏,在巡检时发现后,立即翻罐抢修。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人员构成:车间主任、班组长、操作工、维修人员、安全员等。
2.2职责
(1)现场操作工发现泄漏立即报警。
(2)值班长疏散无关人员,控制人员进出警戒区。
(3)现场副操作负责划定事故警戒区。
(4)安全员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状况进行监控。
(5)维修人员负责对泄漏点的抢修。
3 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操作工立即向车间主任报警。应急救援小组实施警戒、翻罐、抢修、疏散人群等任务,事故扩大后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现场主操作立即报告车间主任。
(2)车间主任立即安排操作工将泄漏储罐内的剩余硫酸翻至备用罐。
(3)安全员对无关人员疏散、控制。
(4)现场维修人员佩戴耐酸碱防护用品或过滤式防毒面具等负责抢修。
(5)班组长对可能灼伤的人员进行现场急救。
(6)应急处置结束,对现场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理,将防护器材、器具放回处清点。
3.3报警电话及上级部门联系方式
安全环保部经理:李国良 生产部经理:吕亚欣 车间主任:安坤山 外部急救电话:火警:119、急救:120
3.4事故报告基本内容
(1)事故发生地点、时间等;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情况、伤害程度、涉及范围等;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故抢险情况等。
4 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的注意事项
(1)正确选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应正确选择型号,使用范围及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18%时,禁止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而采用融离式。
(2)使用前认真检查面罩、导气管、滤毒罐是否完好,连接部位是否严密,并检查面具的气密性。
(3)正确佩戴。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注意事项
保证实用、耐用、安全。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注意事项
(1)救援人员在救援行动中,随时注意事态的发展变化,做好自身防护。
(2)进入污染区前,必要时戴好防毒面罩、穿好耐酸碱防护服,带好通讯工具,并随时保持通讯联系。
(3)对灼伤、烫伤人员伤害事故,要做到保证重点伤员得到救治的基础上,兼顾到一般伤员。
(4)在组织和指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后,再撤离危险区,防止继发伤害,发扬互助互救的精神。
4.4现场自救、互救注意事项
注意佩戴防毒面罩、耐酸碱防护服,抢救时两人或三人一组。
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事项
人员经过培训具有必要的应急处置能力,救援物品,防护器材齐备。
4.6应急救援结束的注意事项
对人员进行清点,对污染物进行合理收集。
5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名录
序号
名称
位置
单位
数量
1
耐酸碱防护服
合成岗位
身
2
2
防毒面具
合成岗位
个
6
3
滤毒罐
合成岗位
个
6
4
推车式泡沫灭火器
合成岗位
台
2
5
干粉灭火器
合成岗位
台
6
6
空气呼吸器
合成岗位
台
1
7
消防栓
合成岗位
个
1
本处置方案自2012年10月11日起发布并实施。
文档评论(0)